今年春拍,翰海将推出“金铜佛像”和“比利时私人珍藏佛教造像”两个专场,其中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将是今春内地佛像专场的一大亮点。
金铜佛像
金铜佛像专场是翰海近几年来一直推出的宗教艺术品专场,集合西藏、内地、尼泊尔、印度等不同地区各时期代表性的宗教艺术作品。此次春拍金铜佛像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比往年有所减少,整体拍品质量有很大提高,立足少而精,为藏家提供高品质的宗教艺术作品。
清乾隆 内地宫廷 自在观音 H51cm 上身红琍玛 莲座黄琍玛
宫廷造像仍是本场拍品的最大焦点。一尊“清乾隆自在观音像”,高51厘米,原欧洲私人收藏。该造像具有鲜明的清乾隆宫廷造像艺术风格,代表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最高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造像最殊胜之处是其选材,身体用红琍玛,莲座用黄琍玛铸造,十分罕见,弥足珍贵。“琍玛”是一种铜合金,“红琍玛”主要成分是红铜,“黄琍玛”主要成分是黄铜,并加入了金、银、宝石等微量元素,铸造出来造像颜色古朴、沉稳,铜质莹润,备受乾隆皇帝喜爱。北京故宫博物馆、承德外八庙及国外重要博物馆均有收藏,但流传于世的十分罕见。造像舒展自在的坐姿,与佛性自如的内涵相合,创作上的和谐得到精准把握。传世中同类题材或此一时期,此尊体量较大,带来强劲的视觉震慑。
清乾隆 密那天 清代宫廷 H19.2cm 黄铜鎏金 单体浇铸
款识:大清乾隆年敬造,密那天,无上阴体根本
“六品佛楼”造像是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一大特色,在清代造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宫廷造像艺术研究的成果突出,作为清宫藏传佛教造像的代表——六品佛楼造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备受收藏市场的关注和宠爱,是藏家收藏宫廷艺术作品的必选题材。此尊造像左手举嘎巴拉鼓,右手持发光宝珠,结半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正面上缘饰有三道联珠纹,中间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阳识,下沿镌刻“密那天”尊名,背后是“无上阴体根本”次第部属名,莲座内壁錾刻有“廿六号”字样,这与清乾隆宫廷“六品佛楼”所供奉的佛像规格完全相同。该造像殊胜之处是其通体鎏金,十分罕见,与原国泰美术馆珍藏的清乾隆智波罗密母像风格如出一辙,同为清乾隆宫廷内务府造办处所制。
高古佛像一直以来是翰海力推的佛像品类,其卓越的艺术美感,精湛的装饰手法,古朴典雅的色泽,备受藏家追捧。经过几年来的市场培养和引导,藏家收藏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古佛造像在内地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收藏市场阶段。
十至十一世纪 西藏西部(克什米尔风格) 文殊菩萨 H61cm
白琍玛 眼睛嵌银 嘴唇嵌红铜 单体浇铸
本场中一尊“十一世纪白琍玛文殊菩萨立像”,风格地域特征鲜明,是高古佛造像的代表作。该造像采用白琍玛铸造,眼睛嵌银,嘴角嵌红铜,是典型的十一世纪西藏西部克什米尔风格作品。在这件断臂的菩萨造像作品上,艺术特征十分醒目,青春四溢的面部、温柔低视的双眼,尤其是五官的刻画展示出藏而不露的神秘笑意,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艺术的审美要求,展现出人类的创作力和大自然的造化竟然如此神奇和美妙!被学术界专家称之为“东方维纳斯”。
中原佛造像部分,一尊“南宋金丝楠木雕水月观音像”,堪为宋代木雕造像之杰作。宋代木雕造像在我国汉传佛教艺术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欧、美各大博物馆均以收藏有宋代大型木雕艺术品为豪,国内各大博物馆极少有藏品。2006年,一尊宋代木雕观音像入藏国家博物馆,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也填补了国家博物馆宋代木雕造像的空白。此次拍卖的南宋金丝楠木雕水月观音像,高112厘米,神态端庄慈祥,展现一副观音菩萨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休息时的场景,姿态优雅,写实生动,是传世宋代木雕造像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南宋 水月观音中原 H112cm 金丝楠木
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专场
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专场,是翰海一贯推出的精品专场,也是继2010年春拍首推私人专场之后再次推出精品专场。二十余件拍品均来自比利时藏家十数年来私人珍藏,多件拍品曾参加国外出版和展览,品质优良,有着很好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专场涵盖西藏、藏中、扎什伦布寺、尼泊尔、尼藏风格、汉藏等不同风格的金铜佛造像和唐卡,跨越数个世纪藏传佛教的不同文化区域。
西藏风格部分,一尊“十五世纪西藏金智行佛母像”将是专场最大亮点。智行佛母,又称“作明佛母”,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智慧女神,也是藏传佛教中较重要的空行母。佛母呈舞蹈姿态,头戴五骷髅冠,面生三目,象征通达三世。丰乳细腰,上两手作射箭状。整体躯体比例精准,线条流畅,婀娜的腰肢与长帛围绕其身体曲折翻转,营造出强烈的动感。该造像最殊胜之处是躯体纯金,莲座纯银,两种不同材质铸造,选材考究,弥足珍贵,制作工艺又如此精致,在传世造像中极为罕见。
扎什伦布寺风格造像,一尊“十七至十八世纪扎寺琍玛大红司命主像”格外引人瞩目。大红司命主,又名战神、皮恺甲、大红勇保护法,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最重要的护法神,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保护神。“扎什琍玛”即扎什伦布寺琍玛,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系统作品。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藏传佛教中重要的格鲁派寺院。随着格鲁派的兴起,作为班禅的驻锡地,该寺地位日益显著,成为拉萨以外另一艺术中心,是十五至十八世纪西藏三大佛造像铸造中心之一。当时该寺院周边地区有许多作坊,大量的艺术家为扎寺服务,制作绘画佛像,长期的艺术创作形成“扎什琍玛”。现存的扎寺琍玛造像十分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有十余件扎寺琍玛造像,主要为历代班禅所献。根据此尊造像的题材和工艺,推测应是当时为七世班禅大师所定制。
尼藏风格造像,一尊“十五世纪铜鎏金金刚萨埵坐像”,高60厘米,是明代西藏尼藏风格造像的杰作。金刚萨埵是藏传佛教密宗极为推崇的圣尊,是消业灭罪的唯一主尊。造像右手持金刚杵于胸前,左手持金刚铃于胯部,结全跏趺端坐于莲座上。面相端庄,神态慈祥柔和。通体施鎏金,并镶嵌有宝石。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华丽的装饰手法,身体结构比例的精准把握,鎏金水平的高超,代表当时藏区金铜佛造像的最高水平。
清康熙北京官造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是标准的清代内地(汉藏风格)造像。清康熙造像在清代金铜造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期金铜佛造像有深远影响。其造像以选材考究,铜质精密,铸造精湛,雕刻娴熟、装饰繁缛、鎏金亮丽而著称,总体上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皇家气韵。现存典型的清康熙造像市场中并不多见。此尊造像面型端庄俊秀、造型比例精准、装饰繁缛华丽,鎏金亮丽悦目,莲座工整大气,具有清康熙金铜造像的艺术特点。造像通体鎏金,做工考究,品相极佳,堪为上乘之作,实为现存清康熙造像精品。
一尊“十世纪铜释迦牟尼坐像”,具有鲜明的尼泊尔李查维王朝造像艺术风格。李查维王朝是尼泊尔古典文化的一个黄金时代,对西藏各地区造像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造像多为红铜合金,铜质细腻,铸体厚重,皮壳润泽;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身体情态,完美和谐的精准把握,一直以来是各地区造像的典范。该造像神态慈悲柔和。肌肉柔软而富有弹性,通过细腻精密的铜质表现出较强的质感。眉毛、鹰钩鼻、垂视的双眸与精妙的身体比例,完美展现李查维王朝时期的艺术特点,是尼泊尔李查维王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