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品金融化将成中国艺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来源:新浪收藏 2014-09-23


中国文交所文化艺术品权益份额资产包“和皇玉尊”分时走势图

最近几年,借助金融工具和手段,艺术品正以各种方式被迅速金融化,艺术银行、艺术基金与信托投资、艺术品按揭与抵押、艺术品产权交易、艺术品证券化交易……从前在人们眼中“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艺术品,已经确切地走到人们的眼前。艺术品金融化是中国艺术品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艺术行业要实现大的发展,必须要走金融化的道路。而且,不光是艺术品,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走金融化的道路。

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历史

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研究如何将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以及使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等等。艺术品金融化是当代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是试图将艺术品市场资本化规范操作的尝试。

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银行的艺术银行服务项目里包括鉴定、估价、收藏、保存、艺术信托、艺术基金等专业的金融手段。藏家将艺术品藏品保单交由银行保管,就可以以艺术品为担保从银行领取资金,作为其他类型投资的杠杆,同时,藏家还可以将藏品“租借”给银行举办展览等,获取额外的收入,艺术银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利益,就是一种典型的双赢。

艺术品股票是艺术品金融化最耀眼的产品

中国走艺术品金融化的道路较晚,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第一步始于2005年。2005年,国内最早的艺术品基金“蓝玛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当代画家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揭开了艺术品金融化的序幕。据中国文交所董事局主席丁晓飞介绍,其实,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诞生于2007年,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推出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成为内地第一家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掀起了国内文化艺术品金融化的浪潮。此后,其他形式的艺术品金融产品陆续推出。

这其中最耀眼、最火爆的金融产品就是艺术品股票,即利用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上市交易的文化艺术品权益份额资产包。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是2009年深圳文交所首创的,2010年7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采取权益拆分的方式,将1号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定价为200万,拆分称1000份,以2000元/份的价格主要销售给一些收藏家、金融机构、交易商,打造了一条“艺术家画廊交易商交易所投资人”的产业链条,揭开了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序幕。2011年1月26日,天津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天津山水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分别拆分成600万份和500万份,以每份一元的价格挂牌交易,到了3月16日,《黄河咆哮》的单价飙升至17.16元,《燕塞秋》的单价飙升至17.07元,其价值堪比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级作品的价值。在艺术界掀起轩然大波,掀起了疯狂的艺术品投资热潮。

文交所是艺术品金融化的最佳交易平台

艺术品证券化的火爆在全国各地催生出许多文交所,中国文交所就是在此时成立的。与众多文交所不同的是,中国文交所是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香港成立的。香港是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这种高度自由和高度开放的市场体系,培育了良好的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在香港可以相对较好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自动调节经济的功能。中国文交所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文交所平台打造成,引领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创新发展平台,为文化产业探索出一条规范化的运营道路。

文交所的全称是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从事文化产权交易及相关投融资服务工作,促进文化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推动文化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重组、融资并购、创意成果转化,促进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的紧密对接的综合服务平台。文交所其实是中国在文化产业对全世界经济理论发展的一大创新和贡献。西方在艺术行业以拍卖行和艺术基金为主,还没有艺术品的交易所。而中国文交所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了艺术金融化的转化,实现了艺术品的价值发现,实现了艺术成为新的产业热潮的可能。文交所将对中国文化行业的大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正面引导作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