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重振金陵雄风——有感于养墨堂推出“石城五家”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9-11-17

  江苏是美术大省,省会南京更是中国画的重要基地,历代人材辈出,涌现出不少大师,从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画派”,到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篇章。

 

  如今,南京养墨堂推出“石城五家”,意在彰显当代南京五位画家在艺术创造上的杰出成就,强调在新时期继承与弘扬金陵画派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以画说话,海纳天下贤才;秉德养墨,传承中华文脉”——养墨堂以推介艺苑名家为己任,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旨归。在此旗帜下,养墨堂美术馆、中国墨痕美术导刊和养墨堂艺术网,在展出平台、运用新老媒介等方面,分别各占胜场,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作为一家非官方的民间艺术机构,养墨堂有计划地推出了一系列大型展事,如“水墨七贤”系列展览、“水墨八家”系列展览、“数风流人物——2150、2160、2170中国人物画”系列展览、“一统江山——中国山水画邀请展”等。这些具有学术意义的展览活动,体现出举办者长远的艺术眼光。在此基础上,推出“石城五家”,更是他们弘扬其艺术宗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被称为“石城五家”的五位画家,以年岁为序,为朱道平、常进、吴冠南、范扬和周京新。他们是当代中国画界的中坚力量,分别是山水、花鸟、人物各科的代表人物。他们具有献身艺术的精神和创造活力,长期以来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汲取传统精粹,承受现代文化滋润,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他们的作品具有共同的以灵性抒情形成大气、雅致的审美取向,又以各自的禀赋、气质、素养和爱好,形成各具个性的艺术语言。

 

  朱道平,从他的为人处事到他的画风,无不透露出淡然、闲逸的文人风骨。他的绘画语言从传统中来,又突破传统的束缚;既有规范化的笔法墨法,又打破程式化的条条框框。他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点和线的熟稔和独辟蹊径的勾勒,使得画面极富形式感。在水墨为主体的山水画中,他不断尝试运用色彩新手法,色与墨相得益彰,繁复细密、交错颤动的线条,色彩斑斓、密密麻麻的点,相互交织在一起,编造出苍茫幽篁、空灵抒怀的艺术境界。

 

  常进,早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中以《秋水无声》获得银奖之后,即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作品风格冷寂清逸,笔墨简淡宁静,画境幽深博大。他以细腻纤巧的笔墨,追求他崇尚的壮丽境界,实为难能可贵。从他的画中似乎可以领略中国文人审美趣味的一贯风韵。他作品中体现的林泉之志,充分反映了画家本人内敛、敏感而又超脱的气质。“归去来兮”,面对他的画作,人们常常会被微妙的细节所感动,为理想中的归隐之地所吸引。

 

  吴冠南是颇有学养的艺术家,以写意花鸟画见长。他的花卉典雅灿烂,沉郁浑朴,用笔之老练,用墨(尤擅长用焦墨)用色之大气,书法诗文之功力,都可以看出他的传统艺术修养和善于在传统大师中汲取适合自己灵性的营养。他还大胆消解花鸟与山水的边界,运用平面构成法破传统构图程式,章法开合大度,赋予作品以新的面貌。他利用宣纸和水的特性,创造出一种如诗如梦、清雅寥廓的意境,观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范扬,一位生命力旺盛、又极其聪敏而有才情的画家。他涉猎的范围很广,山水、花鸟、人物兼擅,工笔写意、大品小品俱能。他爱尝试各种风格、画法,更勤于写生,在走入自然中,体察造化之妙,探寻真山真水的内在精神,加上他性情中的自信,使得他画风更加自由洒脱,逐渐形成笔走龙蛇、自成一格的笔墨语言。范扬的笔线勾勒点染,动感十足,充满了勃勃生机,使人恍惚中有时分不清是“舞蹈的山水”,还是“山水的舞蹈”。

  周京新兼有学院教养和反学院派的拓新精神,他的性格谦和大度、艺术感觉敏锐超前。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他即以本科毕业创作《水浒组画》一鸣惊人,获得银奖。作品白描线法精绝,形神飘逸,趣味超然,作品受到同行们的交口称赞,被誉为“直逼陈老莲水浒叶子”的鸿篇巨制…… 但他并未因此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敢于不断突破自我,进行水墨新的探索,实践他的“使造型呈现笔墨化,使笔墨具有雕塑感” 的艺术理念。他注重个性的表现性水墨,在中国画界和艺术院校中激起不小的波澜,引起广泛的关注。

 

  这五位画家在艺术创作上都有特立独行的品格,且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艺术界备受关注和赞赏,在收藏界广受欢迎,决非出自偶然。他们每一位作为有成就的艺术家己为人们所熟知,但如今养墨堂用学术眼光,以“石城五家”的名义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举动,使人多少忆起傅抱石等人形成的新金陵画派。虽然如今“石城五家”与“新金陵画派”己处于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审美追求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均扎根于金陵文化土壤、广泛吸收时代雨露的滋养和敢于革新的精神是共同的。这一举措对正处于艺术创作旺盛期的五位画家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重振金陵画风的艺术使命感。同时,对南京、江苏地区乃至于对全国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画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今天,在这块有过中国画辉煌历史的土地上,我们又高兴地看到“石城五家”作品的集体亮相。人们会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观赏、分析和研究,联系当今中国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引发新的思考,展开热烈的讨论。我想,这也应该是“养墨堂”所热切期盼的。

 

  文/邵大箴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