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品投资模式创新机制研究:艺术品的资本化

来源:东北网 2011-07-13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国内各投资领域的投资热潮。并且随着人们加强对精神层面的探求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逐步倾向于代表高端技术与文化内涵的领域,这些新领域的开拓也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家追求自身发展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当代社会,对于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发展艺术品市场即可成为较之他国的一大竞争优势。艺术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现实的技术上的可挖掘性。其中将艺术品市场与资本相结合,促成艺术品的资本化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品投资模式。本文通过阐述艺术品投资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资本市场的情况,提出艺术品投资的新型模式——艺术品的资本化。艺术品的资本化又有许多实现方式,其中之一可以通过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即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来实现。组建文交所需要特定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的支持,本文在提出组建文交所的设想的同时,也针对目前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析说明,以求实现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

 

一、 引言

 

当前艺术品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风生水起,到处一片繁荣的发展景象,其已被国内外的众多投资者所看好,相对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来讲,艺术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及现代投资工具的产生,艺术品已经不单单具备审美价值,通过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融合,其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现代的投资工具,从而增加了人们的投资渠道与理财方式。

 

最初的艺术品投资方式主要集中在零散的古玩市场及艺术品经营店中,没有规范的市场机制和统一的市场标准,市场规模小,进入资金要求不高,主要面对的市场客户是社会上个别的收藏爱好者。到了18世纪,艺术品拍卖公司开始在全球亮相,其以一种崭新的交易方式开创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新纪元。伴随着拍卖公司的发展,现代画廊业和各类艺术博览会也在不断填充着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后续力量,艺术品投资市场开始走向规模化。而现代金融业的兴盛使其融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将艺术品作为一项资产而开发了新的艺术品理财业务,成立了艺术银行、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的这种模式演变过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第一,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大众对文化艺术品的投资需求,人们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裕的情况下开始逐渐增加对精神产品的消费,艺术品的投资便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第二,艺术品保值增值的特性以及其所彰显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不断流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开拓了艺术品投资的渠道,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创新发展。

 

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艺术品投资模式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投资模式向现代金融投资模式的转换,并且这一转换的趋势正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加强。艺术品投资市场要想发展壮大,需要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需要足够的资金进入,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

 

 

二、 艺术品投资理论与实践综述

 

在经济学中,投资定义为“将金钱用于购买有收益能力的资产以换取未来的财富。” 艺术品投资主要是指人们以保值增值为目的,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购买、经营艺术品,从事艺术商业交易等,最终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行为。属于一种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投资。 艺术品投资一般来讲具有专业性高、投资收益高、投资周期长、流动性较低等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艺术品投资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继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之后的又一大投资热点。其投资回报率也十分可观,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金融证券的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而收藏艺术品则是26%。

 

国外对艺术品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实证分析,利用一定的计量经济模型与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一定时期内艺术品的价格、回报率进行评估,并同时与同期的其他类型投资回报率做比较,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已经产生的有关艺术品投资的理论研究中,其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派别。一种认为对艺术品的收藏投资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另一种认为投资艺术品的获益是相当可观的。支持前者观点的有Stein(1977) ,其利用简化的CAPM模型计算一系列拍卖价格的几何平均数,最后得到艺术收藏品的beta系数是0.82,收益风险特性与其他资产相比没有太大的吸引力。Frey Pommerehne(1989) 对世界上八百名知名油画艺术家的作品(1635至1987年间)进行了研究。当假设交易成本为1时,艺术品收藏的收益为0.015,风险则为0.05,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结论表明收藏艺术品相对于其他投资来讲似乎并没有特别好的收益。

 

而支持后者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有Goetzmann(1993),其利用“重复交易回归模型”(repeat—sales regression,RSR)研究了美国从1720年到1990年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收益率及风险,并进一步对其和美国股票证券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1986年艺术收藏品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是17.5%,大大高于股票的4.9%及债券的4.8%。而艺术收藏品也与股票和债券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其相关性数值分别为0.78和0.54。Mei Moses(2002)也利用RSR模型对艺术品市场进行回归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1950年至1990年艺术品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为8.2%,相比而言,同期的标准普尔500、道琼斯、政府债券、国库券和企业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分别是8.9%、9.1%、1.9%、1.3%及2.2%,也说明了投资艺术品的收益回报是比较可观的。Pesando(1993)利用标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现代绘画做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相对于仅仅拥有股票投资来讲,对现代绘画的投资可以减少多元化投资的风险。

 

已经做过为艺术品估算价格指数的学者们还有很多,他们对艺术品回报率的估计主要依赖于实际研究所选的时间框架。有些研究者选择了相似的时间框架,但所得到的回报率却不同。这些不同主要出自于所采用数据的不同,以及所选择的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艺术品投资实践领域,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中,其主要运作模式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传统的艺术品投资模式如在画廊、拍卖行的艺术品投资交易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十分悠久的历史,并且也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营机制。相对于传统模式来讲,现代艺术品投资模式将金融资本、商业保险逐步融入到艺术品投资市场,新的投资模式虽然是近几十年来才兴起的事物,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在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早就开展了艺术品的贷款、担保、抵押业务,并在国外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各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艺术品早已纳入了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范围,花旗、瑞银、JP摩根等银行也都纷纷设立了艺术品个人理财中心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此外,国外艺术品的保险也相当发达,保险公司与受保机构以及个人都满足了各自的需求。艺术信托也有选择地与艺术家合作,给艺术家提供特殊的金融服务,整个金融和艺术品投资体系相对比较健全。

 

面对我国新兴的艺术品市场,为了探索清楚有关艺术品投资的运行机制以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律,不论是市场上的从业人员,还是高校的专家学者,都在努力进行着有关市场信息的各方面的研究。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与投资者对该市场的认知程度紧密相连,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近二十年的初期阶段发展决定了学者对该市场的研究主要处于探索认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还为数不多,且对于我国艺术品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一些争论,这都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来解决和探讨。

 

 

结合市场现实,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处于探索阶段,为的是了解国内外艺术品投资的市场行情,看国外的市场经验我们有多少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并结合我国市场目前发展的成熟度探索如何实现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对接。像国外学者那样,国内利用数学模型对艺术品投资做理论分析的学术文章还比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面对崭新的艺术品市场形态,学者还没有来得及对其有很深入的了解;而已经进入市场的从业人员,虽然比较熟悉市场,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又缺乏理论上的研究能力。况且,对于艺术品投资的研究需要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包括数学、金融、艺术、美学、鉴赏、历史等等。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不少专家学者正在向这一领域深入。夏叶子(2003)在其所著“艺术品投资”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的从科学评估、定量分析角度研究艺术品投资的理论与技巧,涉及内容广泛,展示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概况。赵宇(2008)在其文章“收藏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研究及艺术品投资问题”一文中,同样利用国外的RSR模型,作者利用上证指数研究股票市场,利用雅昌艺术网及各拍卖公司的官网收集了从1994年到2007年11家拍卖公司的拍卖结果,在假设拍卖品两次交易间的价格以一个相同的增长率变化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是艺术收藏品的期望收益及标准差分别是0.101和0.053,而股票的期望收益及标准差分别是0.081和0.225,艺术收藏品和股票收益率间的相关系数是-0.51,由此看出收藏艺术品的收益高而风险小,艺术品收藏市场和股票市场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效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

 

对于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很多学者发表观点支持金融资本与艺术品投资的对接。最早提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观点的学者是雷原教授(2007),其在“艺术品证券化刍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文中通过分析艺术品证券化的背景,剖析当前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制度缺陷,提出艺术品投资市场制度的创新以及关于艺术品证券化的主张和建议。刘欣、余世波(2008)在“我国艺术品投资与金融产品创新”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品投资现状的分析,表示针对于艺术品的金融业务创新符合当今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主要侧重于鼓励金融类企业,如银行业,针对艺术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西沐(2009)在其文章“金融化: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中认为艺术品市场的金融体系正在发育,未来的中国艺术品金融结构应该是一个以资本为市场的金融体系,强化艺术品的金融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同时文章也说明了建立艺术品投资市场金融体系需要面对的一些困难,比如怎样解决艺术金融服务体系、风险监管体系、政策体系的配套等,认为金融与艺术的对接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博弈。

 

在艺术品投资的实践方面,我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艺术品投资是由民间力量主导的,主要表现在各类古玩市场上的交易,其自发性强,但是力量分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私营经济的消失,以及禁止文物在民间流通的相关法律的颁布,古玩市场就逐渐被国营文物商店所取代。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各种形式的艺术品投资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产生了现代画廊业、艺术品拍卖公司等新型艺术品投资模式,并在市场的需求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

 

国内艺术品投资和金融机构的结合最早出现在2006年,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收购了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标志着国内艺术基金已经开始投入运作。2006年底,上海出现了国内第一家艺术银行,从事艺术品的租赁业务。2007年,北京世纪墙美术馆推出了艺术银行业务;同年6月,民生银行推出了“艺术品投资理财计划”一号产品,是中国第一只由金融机构推出的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的非金融资产管理产品,民生银行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银行金融机构。该产品是由民生银行、信托公司以及艺术顾问投资公司三方,按照艺术品基金标准所运作的投资品种。该产品自2007年7月实施到2009年7月顺利完成,投资该产品的客户2年期限共获得税后净收益25%,远远高于一般的基金收益。2008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陆续为客户推出艺术品鉴赏活动,并打算以此做铺垫,与佳士得、苏富比等大型拍卖公司进行长期合作,围绕各类艺术品定期为中心的客户提供艺术品的鉴赏、拍卖、投资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国内中菲金融担保公司继2008年在拍卖会上首开当代书画金融担保先河后,又于2009年6月推出了当代书画金融按揭服务。由于金融业的介入,并将担保、按揭理念引入艺术品投资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拍卖品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证。自2008年7月,天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的政策引导下,开始筹备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其理念是基于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打造艺术品投资的新型平台,实现艺术品投资的资本化与大众化,促进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此外,深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2010年推出了艺术品的“权益拆分”和产权交易,将名家书画打包作价后再“拆分”交易,其从理念上移植了艺术品交易所的艺术品投资模式,但是其只是形成了艺术品资产包的发行市场,并没有形成艺术品交易所下规模化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

 

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品投资理论即实践领域的梳理,我们发现实现艺术品投资与金融的对接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主要在于分析一种艺术品投资的新型模式,并说明这种模式对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及艺术品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巨大推动意义。

 

 

三、 艺术品投资模式的创新——艺术品的资本化

 

(一)艺术品资本化的内涵

 

在我们讲艺术品资本化之前,先来阐明一下艺术消费的概念。艺术消费是人类特有的以满足精神审美需要为目的的对象性审美活动。艺术消费的对象不是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产品的艺术价值。艺术消费是指艺术消费主体通过对由艺术产品所提供的审美意象进行关照、体悟、共鸣的方式进行自我确证、享受心灵自由的过程。此外,艺术消费是艺术产品存在的最终意义之所在,借由艺术消费的形式,艺术产品才能最终获得自身意义的圆满。艺术消费活动是艺术市场链条的终端,也是保证市场各要素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推动力。没有艺术消费,艺术生产将无法得到补给,艺术流通也将失去意义。

 

公平的艺术消费是我们倡导的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目标,即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都有机会参与到艺术消费的行列中来,而不仅仅使其成为贵族的消费品。怎样最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当前艺术品市场发展急需考虑的问题。当前艺术品市场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把艺术品同简单商品一并对待,为的是从中获得既得利益,很少关注艺术品自身包含的文化价值,偏离了艺术消费这一最终目标。况且,艺术品市场上的艺术消费方式也很有限,消费者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经济实力购买收藏个别艺术品,由于一般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有限,对于艺术精品只能望尘莫及,很难实际进入到精品的消费圈中。这就致使艺术品消费主要成为贵族消费的奢侈品,普通百姓纵然想介入,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艺术品的资本化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资本化可以理解为将财产(包括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进行量化、货币符号化的一个过程。艺术品的资本化就是在对艺术品价值进行评估后将其进行量化的过程,当前艺术品市场上存在的艺术品银行对艺术品的抵押贷款,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先推行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深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权益拆分”和产权交易,都可以视为艺术品资本化的一种形式。在艺术品资本化的众多形式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公平的艺术消费,最有效的方式即是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

 

(二)艺术品资本化的有效实现方式——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

 

当前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主流模式主要集中于各大画廊、拍卖会上,即便近几年在各大银行出现的艺术品理财产品,在投资形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针对范围较小的特定交易人群,一是富有阶层,一是对进行的交易产品具有一定鉴赏水平的专业人士。而不能实现大众对艺术品的公平消费,这一点是目前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存在的最大瓶颈。此外,交易的不透明、投资信息的虚假和不透明、交易的艺术品流动性低及变现能力差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处我们所讲的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是将一件完整的文化艺术品,经过鉴定与价值评估后,以虚拟的若干份额方式进行等额拆分,拆分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以类似于股票交易系统的形式进行公开上市交易。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是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衍生而来,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方法,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除了传统的公司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了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也有人建议将公用设施和基础建设、各种商业应收账款和预期收入等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而针对文化艺术品进行证券化、份额化的思想在近几年也正在被广泛提出。资产证券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用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偿付证券的资金来源,其是一种特定的金融体制安排。其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发行证券本身,而在于这种金融工具体制改变了被证券化的资产所在的传统市场上的融资方式,架起了更为有效的融资渠道。

 

针对文化艺术品进行的份额化交易,在法律法规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章,其指出“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依此为依据,表明文化艺术品是可以按照份额为多人所共有,从而进行市场上的份额化交易。在市场供给上,存在着大量适合份额化的艺术资产,每年的艺术品市场交易如火如荼,流动于市场上的及隐藏于市场背后进行地下交易的文化艺术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精品。此外,具有文化欣赏价值的大型人文景观也具有作为份额化交易对象的特质。在市场需求上,存在着支撑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投资者。一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投资者的收入增加,二是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具有投资文化艺术品意愿的投资人。在艺术品本身的特质上,由于其稀缺的特性,在价值上随着时间的增长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由此,针对文化艺术品进行份额化交易有着现实的可能性。

 

组建“文交所”的整体思路为,在政府的支持下,依靠市场经济现有的工具与条件,以公司所有制的形式进行组建,以便能更有效率地进行运作,并最大限度的体现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文交所的主要业务有艺术品的鉴定与评估、托管、上市发行与交易以及退市等。

 

首先,应对艺术品进行上市推荐,发展若干具备艺术品经营经验的诚信会员,接受艺术品所有人的委托,以艺术品经纪人的身份为艺术品的上市交易进行推荐。其次,进行艺术品的鉴定与评估,并引入估值保险,确定艺术品上市交易的初始价格。再次,对上市的艺术品进行托管业务。其可以利用国家各大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设立联合的托管机构,同时对其进行商业保险,以规避托管期间发生的损坏与遗失的风险。然后,便开始进入艺术品发行设计阶段,根据上市物品的等级、类别、价值评估进行等额化的细分。而这种对上市物品进行等额细分的方法,就使有形的物品无形化、资本化,从而解决了供给与需求的多元化。交易头寸的活跃,将会增强文化产品的流动性,文化产品的流动性加强,将会促进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收藏爱好所产生的需求更多地让位于人们对文化产品投资的需求,从而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实现需求拉动供给,推进以文交所为龙头的整个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而对于已经上市的艺术品,也要设立完善的退市机制,以保证艺术品正常的收藏价值。

 

 

(三)组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所需的市场与政策法律环境

 

近年来,从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筹备与运营,到深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的艺术品“权益拆分”和产权交易,以及近期各省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积极筹建工作,可以看出艺术品的资本化、证券化与大众化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短期来看会出现艺术品进行资本逐利的现象,但长远来看却可以起到规范市场、培养社会品味,提高全民艺术鉴赏能力及人文素质的效果。

 

然而,文交所的组建与健康持续运行需要有特定的市场环境作为保障。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适合投资的指数体系,定性的分析多而缺乏定量分析,这样对于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势必有一定的影响。艺术品的定价在艺术品市场上历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权威鉴定部门以及鉴定标准,艺术品在价格形成机制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以致价格评估的不透明性与不科学性,而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将是实现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首要环节。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艺术品的定价问题,那么,实现艺术品份额化的其他诸环节如艺术品商业保险、艺术品份额的发行、上市与交易等都将得以顺利的进行。

 

此外,文交所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律环境来作为支撑,从而保证其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进行文化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这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实属创举,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发生以前没有发生过的行为与事实,这就需要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市场。在政策上,需要有国家统一的监管督导机构,例如成立专门的中国文化金融管理监督办公室,对各地成立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实行审核批准、协调与服务、调查研究、监管与政策制定的相关工作。以使文交所的成立与运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在法律上,需要相关政府部分出台规范艺术品进行份额化交易的系列法规,以正确引导市场发展方向,实现文交所在政府指导下的长远发展。

 

(四)目前市场实践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

 

国内第一家文交所的成立立足于天津,其成立及其在市场中的实践,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发生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看到了正反两方面的效应。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当前市场上公众对艺术品投资的热情比较高涨。从开户数与成交量来看,社会上有大量的资金具有投资于艺术品的意愿。第二,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对接的可能性。除了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郑州等各省市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也在艺术品投资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政策法规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方面的缺失,导致文交所在成立初期各方面处于探索阶段,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洞。文交所成立的初衷是金融产品的创新,创立新型的正规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品投资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提高公众的生活品味,增强文化与艺术的传播与渗透作用。天津文交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屡次更改交易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预见到了其发展势头偏离了初始设想,进而采取的补救措施。第二,技术上的设计存在着漏洞。首先,技术上的设计没有能够避免公众盲从的投机心理。投机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而对于处于新兴发展阶段的艺术品投资当然也避免不了投机现象的发生。从天津文交所发行的艺术品所进行的交易来看,其中投机资金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文交所直接面对广大群众,进入门槛较低,并不需要投资人提供相关艺术品鉴赏能力的资质证书,许多人在不具有一定的艺术品鉴赏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只是看中了这一新兴事物的套利契机,便很容易造成上市艺术品价格的虚假泡沫。其次,由于没有国家直接的政策引导与监管,文交所在股权结构及管理层人员配置方面不够合理。这种情况下,就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个别大股东在实际操作着上市艺术品的甄选、发行等。而这种内部控制也很有可能延续到艺术品上市交易环节,从而有失市场交易的透明化与公允性。因此,在缺乏政府有针对的有效管制的情况下,文交所在市场中的发展方向是容易走偏的。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进行规避,以避免其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畸形发展。然而,同时我们也要承认进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积极意义。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求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实现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稳定的渐进式的发展。

 

 

四、 结束语

 

我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整体上来看已经度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空间逐步扩大,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也慢慢走向规范化的进程,在当前宏观形势看好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机制改革创新,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引导艺术品投资市场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内涵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点,所谓的艺术品与普通商品便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艺术品的资本化、份额化交易并非是市场炒作行为,其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大量资本和投资理论带进艺术品投资市场,为的是艺术品投资市场上长远的良性发展。我国当前的融资体系的不成熟,制约了艺术品市场上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市场上艺术品无法得到抵押贷款、专项投资基金、商业保险项目等,不但降低了艺术品在市场上的流动性,而且无法分散艺术品投资的高风险。艺术品投资市场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创新观念体制及相应的技术,使社会资本能够以较为方便的形式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组建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进行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的机制创新,其从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出发,考虑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组织成立一个机制健全的市场系统,拓宽艺术品投资渠道,引导资本流向,规范市场秩序,并辐射带动引导其他投资方式的不断完善。以此来倡导艺术品投资市场资本规模化经营,逐步改变传统市场上资本经营散、乱、小的局面,推广艺术品投资市场资产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虽然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其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一方面,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吸取国外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一些成功的经验,不必自己完全在黑夜里探索从而导致走许多弯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现存的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上成熟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体制存在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促进市场上多种形态的艺术品投资模式的培育,并以此为支点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对在我国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提出质疑,我国虽然有着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品,但是在金融领域发展的成熟度上却远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因此为什么这一机制没有首先在国外发展起来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发达国家已经以股票机制占领了世界市场,他们在艺术品资本化方面进行创新的动力会相对较小。而且并非一定越是发达的地方才能有创新,“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是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都可以大胆的进行尝试。其次,我国正在处于复兴时期,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方面的因素会考虑的更多,更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将经济与文化二者有力地结合起来,能够为我国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颜媛媛】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