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亚洲宗教艺术再放光芒:国内春拍的佛像板块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梁晓新、兰杰 2014-06-12

沉寂已久的佛像版块,在新面孔与新资金的不断涌进下,逐渐开始形成一轮新的市场热潮。文化价值和市场回报外,信仰也是这个板块的驱动之一

国内春拍的佛像板块

2014年春拍,佛造像拍卖再度成为市场热点——北京保利(北京保利2014春拍27.8亿收槌)夜场“明永乐御用监造铜鎏金无量寿佛”拍出736万元人民币,“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日场的成交率也接近80%,场内“元-明初药师佛”和“明永乐铜鎏金无量寿佛”均拍出了667万元人民币高价。再回顾中国嘉德(中国嘉德2014春拍22.2亿元落槌)的“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本场成交比率91.51%,总成交价6382.27万元人民币。北京匡时(北京匡时2014春拍17.5亿元圆满收槌)的“作意——佛像专场”拍品总数100件,成交比率50%,总成交价1984.1万元人民币。

明永乐 御用监造铜鎏金无量寿佛,成交价736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

元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成交价667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佛像部负责人马良举分析,今春佛像市场整体势头很好。在低迷的古董市场中,逆势上涨。佛像板块尚属于年轻市场,最初形成在上世纪90年代,真正开始介入二级市场也不到10年。马良举回忆,2007、2008年,在苏富比专场的拉动下,佛像市场曾出现过第一轮增长。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基础不够扎实,后来市场出现了停顿。然而此波市场回暖大概从前年有了苗头。马良举认为,这一轮热潮主要源于文化的重视,佛教的普及,从而提高了藏家对佛造像的认知度。这样稳定的基础背景将会让市场持续向上。

地藏菩萨 内地宫廷 清代乾隆,成交价655.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佛像板块属于国际市场。从时间和地域分类分析,欧美藏家会更喜欢印度、尼泊尔、丹萨替等风格的早期造像。相反,内地市场偏爱明清“京造”的宫廷佛像,这类佛像往往工艺精良,因此受到市场追捧。在北京翰海的金铜佛像专场,“八风不动-金铜造像”“烟缈集珍-明清铜炉”专场中,最高成交价拍品“地藏菩萨 内地宫廷 清代乾隆”就是被一位内地知名企业家购得。这座佛像由黄铜铸造,胎体厚重,造型工整,色调典雅,以人工技法制造出古代器物的色调韵味,是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独有的艺术风格。造像200万元起拍,经过场内多位买家十数轮激烈的竞投,最终以655.5万元成交。

莲花生西藏十五世纪,成交价86.2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明代 阿弥陀佛,成交价264.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拍卖结束后,北京翰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负责人一西平措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分析,佛像板块藏家类型与其他板块略有不同。除了对艺术文化价值以及经济回报的考虑,其中还包括信仰的因素。据一西平措透露,佛像板块属于全球性市场,尤其以欧洲为重要集散地。此次春拍部分拍品来自海外回流,秋拍还将推出比利时藏家专场。

亚洲宗教艺术的海外市场

中国国内的佛教艺术品拍卖与收藏热潮,是在5年前才开始展露端倪,并在最近这两年内形成了一个大趋势,这个沉寂已久的版块,在新面孔与新资金的不断涌进下,逐渐开始形成一轮新的市场热潮。而欧美国家对佛教艺术的挖掘研究、展览出版、鉴赏收藏及拍卖交易,陆续超过了一个世纪,早已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善的佛教美学与艺术体系和价值观。

喜马拉雅艺术大约从3年前开始,在强势的明清宫廷艺术品进入市场调整期后,即缓步上扬,进入了上升通道,不但国内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场拍卖和高端展览,甚至从德国、瑞士、法国等一些二级拍卖会中也陆续传来令人振奋的成交记录。纽约苏富比、佳士得及邦瀚斯拍卖公司,在3月举行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推出了4个喜马拉雅艺术专场,共录得超过3600万美元/2.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

2014纽约亚洲艺术周拍卖成交TOP5

明永乐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大明永乐年施》刻款 高:27.7厘米

成交:554.1万美元/人民币3452万元

TOP1. 中国 明永乐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明永乐 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

《大明永乐年施》刻款 高:22.3厘米

成交:262.9万美金/人民币1637万元

TOP2. 中国 明永乐 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

尼泊尔 铸青铜观音站像

公元十三/十四世纪 高:88.9厘米

成交:204.5万美金/人民币1274万元

TOP3. 尼泊尔 铸青铜观音站像

大理国 铜鎏金阿弥驼佛纯坐像

公元十一/十二世纪 高:28.6厘米

成交:156.5万美金/人民币974万元

TOP4. 中国 大理国 铜鎏金阿弥驼佛纯坐像

西藏 铸青铜不空成就佛坐像

公元十三世纪前后 高:37.8厘米

成交:108.5万美金/人民币675万元

TOP5. 西藏 铸青铜不空成就佛坐像

纽约佳士得“壮丽恢弘-亚洲宗教艺术杰作”收获了单场1898万美金/1.18亿元人民币骄人纪录,33件经过仔细甄选的艺术品,勾勒出了亚洲地区几大宗教艺术流派的面貌,包括印度佛教、印度教、中国佛教、道教、日本神道教、高丽佛教等,从公元二世纪的键陀罗穿越到日本当代的杉本博司。纽约亚洲艺术周主席康诺弗表示,“这周里,她见到了很多久违的美国买家;而来自日本买家的参与也明显回升,拍场内日本人大约占到了10-15%。所以经典的键陀罗造像、优雅的南印度克里希那舞蹈铜像、日本镰仓时代的铸铜阿弥陀佛坐像,都获得了买家们热情的追捧,而一直以明清宫廷造像为主要购藏对象的中国藏家与行家们,这一次也将眼光投向了西藏早期的唐卡与造像,甚至台湾收藏大家曹兴诚先生也一举高调买下了邦瀚斯的键陀罗石雕菩萨像。”

西藏 密集金刚曼陀罗唐卡

公元1520-1533年

纽约邦瀚斯拍卖 北京行家购得

成交:92.9万美金/人民币578万元

键陀罗地区 片岩雕菩萨站像

公元三/四世纪

纽约邦瀚斯拍卖 著名台湾收藏家购得

成交:38.9万美金/人民币242万元

事实上,佛教经过了长达2500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在整个亚洲地区已经深深融入了各地各种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当中,并创生出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开始将佛教尊奉为国教,并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于华氏城举行了著名的佛教史上的第三次大结集,并在驱除外道、整理经典、修造寺庙的同时,阿育王开始源源不断地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遍及斯里兰卡、缅甸,甚至阿富汗、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这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它走出了印度,迈向世界,南传遍及南亚诸国,北传则分别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葱岭,来到了西藏与中国,随后又从中国传往日本与韩国。从广义上看,这2500年佛教的传播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浩瀚的亚洲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史,佛教善于吸收、融合本土固有的传统习俗、文化思想与艺术形式的特点,在佛教艺术创作上更是显露无遗。从键陀罗佛教雕刻艺术,到大量吸收印度教艺术形式的印度波罗王朝密教雕刻艺术,再看尼泊尔造像,与西藏密宗造像,还有中国明代宫廷造像等等,佛教无疑将亚洲大陆上各国的民族、文化、思想、历史串联了起来。

当然,创作佛教艺术的初衷本意是为了帮助佛教教义教理的学习、传播、崇拜,以及为秘法观想修持服务,而并非仅仅是为美或陈设装饰所设计的,所以佛教艺术深层的内涵,它的多元性、多样性,只能通过学术研究考证的带领才能完全被认识和了解,并需要站在一个亚洲文化艺术历史的视野高度,才能看到整个佛教艺术市场未来的景象。

【编辑:田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