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教育:培养创新力的最佳途径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高艳 2012-11-22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艳

艺术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最佳的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培养要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稀有资源和希望所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中坚力量。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引领的高地。大学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也是实现理工科大学文化强国责任的重要途径。

学术、艺术须相互交融

当今世界公认的“拔尖创新人才”,从大画家、大科学家达·芬奇到酷爱绘画艺术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诗人、物理学家牛顿到小提琴手、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我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到热爱艺术的工程控制论和中国系统工程创始人钱学森,他们的成长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的启迪以及学术与艺术的交融,他们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艺术所带来的无限想象力与创新人才取得成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是由上世纪50年代文理工分立的前苏联式办学模式延续至今的。受当时经济发展限制,理工科院校基本上只强调对学生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道德理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观念的缺乏或淡漠,因而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文理兼容、艺术学术并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人才成长的个人内在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考虑,需要多元化的刺激和激励,而艺术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最佳的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艺术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教育部在199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首先,艺术能够激发创新思维。这是因为艺术能够丰富人的想象力。想象是艺术思维的基本要素,也是对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艺术想象力能够激发科学发现的灵感。同时,艺术赋予人更敏锐的直觉。艺术能培养人的观察力、感受力和领悟力,使人能在科学发现中捕捉细微,并获得别人无法感知的思想与变化。除此之外,艺术还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和接受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它在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艺术能够造就创新型人格。艺术领域崇尚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独抒性灵,最忌平庸。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种艺术精神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就体现为一种创新型人格,即永远对未知的神秘充满渴望,永远像艺术家那样希望通过创新的作品来确证自己的独特价值。

第三,艺术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之间存在着许多耦合。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相信描述自然界基本规律的方程都必定有显著的数学美,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妙的音乐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它符合数学的规律,是数学和谐的反映。科学和艺术都恰到好处地用各自的方式描绘世界,艺术以其独特方式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

北交大的探索与反思

作为一所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基于以上认识,长期把艺术教育摆在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自1991年以来,学校就大力发展艺术教育。20年来,学校不断地探索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中的新模式。
首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面向全校学生普及艺术教育。开设包括理论类、实践类、理论加实践类等形式的艺术类选修课,并保证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选上至少一门艺术类课程,实现了艺术课程在我校本科生中的全面覆盖;第二课堂则推动艺术教育深层次影响学生。发挥学生艺术团、文艺类学生社团的“领头羊”作用,广泛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学生艺术团多次代表学校和北京市参加比赛并获奖,在繁荣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努力办好零起点学生的艺术培养工作,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推进第二课堂取得实效。

其次,坚持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成才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开发优势潜能。一方面,在校园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使参与这类活动的学生提高了美的创造力和艺术的鉴赏力,并从审美的愉悦和感情的共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另一方面,通过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个人修养的全方面训练,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最后,坚持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推出学生品牌活动,发挥教育的育人宗旨。学校学生艺术团于2002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家推出大学生版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十年来在校内外演出50余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艺术吸引人、凝聚人、感召人,而榜样教育又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形成学校开展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的著名词句。它诗化地表达了创作的过程中因寻觅导致发现、因苦思萌发顿悟的规律。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样一条规律以及与之配套的方法同样也是适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深入探索和经验积累。而理工科院校是可以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编辑:文凌佳】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