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行为艺术:一种血腥暴力寻求精神自由的存在

来源:搜狐时尚 2016-01-22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当今的行为艺术表现形式,大都与**、血腥、暴力相关,引起不少人的反感的艺术。

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

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art)的一种。

关于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着名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Klein,1928-1962)。其代表作品是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的《自由坠落》。

形式:行为艺术的表现

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1985—1989)它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丁乙等人的“街头布雕”等具有行为展演倾向的艺术活动,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年轻艺术家企图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来求得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透露出对“文革”、对精神压抑的反抗,表达了艺术家寻求思想解放的时代愿望。

来源:现实意义上的行为艺术

现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艺术家维托·阿肯锡(VitoAcconci)、赫尔曼·尼特西(HermannNitsch)、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和艾伦·卡普洛(AllanKaprow)等人的作品来定义的。上述艺术家创造了“事件”这一概念。西方文化理论家一般认为,行为艺术活动可追溯到20世纪初,比如达达主义,主要艺术家包括特里斯坦·查拉(TristanTzara)和理查德·胡森贝克(RichardHuelsenbeck)一般被认为是非传统诗歌艺术的主要起源。然而,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有艺术家进行公众表演,这可以说是现代行为艺术的先驱。行为艺术并非仅在欧洲发源,在亚洲、拉丁美洲、第三世界、以及土着部落中都可找到行为艺术家。

特征:行为艺术有哪些让我们人性着迷的点

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行为艺术相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作为行为艺术家,大多坚信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造自由。其次,艺术泛化性特征。行为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创造行为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放到了普通观众心目中的“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尤其在有的作品中,还请一般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观者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同时,行为艺术强调的是行为过程,这在客观上,就把艺术注重行为结果的单一视域拓展到了充分认识、注重艺术行为过程的领域。从而有助于人们完整地认识人类艺术整体行为的,合乎艺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发展运动。最后,行为艺术具有平凡中的艺术深刻性特征。即是说,行为艺术是行为艺术家“有意味的”行为过程展示艺术。我们讲行为艺术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传统界线,行为艺术家曾邀请观众参与到其具体作品中去共同创造艺术作品。

流派:行为艺术也含有流派

行为艺术包含以下流派:身体艺术(BodyArt)、激浪艺术(Fluxus)、动作诗(ActionPoetry)、以及互动媒体(Intermedia)等。有些艺术家,比如“维也纳行动艺术者”(VienneseActionists)和“新达达主义者”(neo-Dadaists)更倾向于使用诸如“现场艺术”(LiveArt)、“行动艺术”(ActionArt)、“介入品”(Intervention)或“演习”(Manoeuvre)等术语来描述他们的活动。

对行为艺术的评价

在其作品《行为艺术:从未来派到现代派》(PerformanceArt:FromFuturismtothePresent)中,行为艺术学者罗斯李·哥德堡(RoseLeeGoldberg)如是说:

“行为艺术一直是一种直接对大众进行呼吁的方式,通过使观众震惊,从而重新审视他们原有的艺术观及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相反地,民众对媒体的兴趣,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民众对进入艺术世界的显着欲望,这种‘进入’包括观赏其典礼、其独特的社团,以及艺术家们设计出的种种惊异(且通常非正统)的表演。行为艺术作品既可以单人也可以群体完成,可含由表演者自创或协作完成的灯光、音效及视觉效果,表演地点可以是美术馆、画廊、或其他‘替代场所’剧院、咖啡馆、酒吧、街角等等。与戏剧不同的是,在行为艺术表演中,表演者就是艺术家本人,偶尔会有一类似演员的角色,表演内容也罕有传统结构或叙述方式。表演既可以是一系列密集的手势,也可以是大尺度的视觉戏剧;既可以是自发的即兴表演,也可以是经过数月排练的演出;持续时间可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场次不限,有否剧本皆可。”

在中国行为艺术的实例

溜白菜
 

北京迷笛音乐节上,行为艺术家韩冰现身,发起遛白菜活动,韩冰称,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

没朋友可以倾诉,有个朋友也不见得能帮你清除寂寞,“遛白菜”真的没啥可好奇的,大白菜寂寞,又有随时被丢弃的危险,人也如此,说白了,“遛白菜”,其实“遛”的是自己。

全裸睡铁丝
 

艺术家周洁将裸睡在铁丝床上36天,而这36天里,周洁可以正常进食、洗漱、如厕,以及玩手机等。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