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学专业 艺术红火哲学冷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顾春 陈小燕 2011-10-13

制图:蔡华伟


2011年,浙江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生仅3人,中国美术学院报考人数约10万人 大学专业,这边红火那厢冷。

 

【核心阅读】

 

冷:区区3人,是浙江大学哲学系今年本科毕业生的总量;

 

热:2010年,超过6万人报考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率不到3%;今年该校开放网上报名,报考人数约10万,再攀高峰。招生的天气,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艺术专业枝繁叶茂,日暖晴烟,好一派繁华盛景。那厢,哲学专业寒风瑟瑟,秋雨潇潇,更添几丝寒意。

 

大学专业的冷热温差,在选择日益自由的今天,加速扩大。冷门专业会一直冷下去,还是反冷为热;热门专业能否不减热度,还是虚热难除?冷与热的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冷与热的反差,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出怎样的警示?

 

【冷】

 

“虽然只有3个人,却是哲学系的胜利!”浙江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董萍教授如是说。

 

今年,浙江大学5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出自哲学系的只有3人,仅为往年的1/10。一时间,哲学专业如秋风中的枯枝,寒意逼人。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议论纷纷。叹息者有之:哲学没有实际用场,已经不吃香了;质问者有之:是不是我们发展得太快,把哲学弄丢了;建议者有之:必须改变哲学身上的“弱势学科”烙印……

 

哲学,真的深陷困境了吗?

 

自主选专业,“哲学三巨头”留守

 

“他们都是志愿研究哲学的学生,没有任何"被哲学"成分。”董萍介绍说,之前,浙大哲学系每年本科毕业生保持在30人左右,但大部分是因“服从分配”而被调剂到哲学系来的,这样的“拉郎配”往往导致学生不满,教学质量也不佳。

 

从2007年开始,浙大按人文、社科、理、工、信息、农、医等学部实行大类招生,一年多的通识教育后,人文学院学生可自主选择诸如新闻、历史、哲学等专业方向,其中3名学生申请了哲学系。

 

当时第一个报名哲学系的惠春寿同学说:“刚进大学时,并没有清晰的专业意向。在通识教育中修读哲学课时,发现自己对哲学很感兴趣,就坚定信念要读哲学。”

 

“哲学三巨头”从此成为学校论坛里形容他们的专有名词。毕业后,三巨头中,1人保送本校哲学系硕博连读,另2人被保送至其他高校就读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除2007年外,接下来四届的人数保持在10名左右,趋于稳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哲学系的招生现状。”董萍告诉记者,随着大学生择业观日趋功利化,以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学科被称为“冷门专业”,学生数量一直有限。

 

兴趣服从就业,选择哲学不容易

 

选择理想,还是选择出路?这个问题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困惑。

 

“本科出来工作不好找,读完研究生会好点。”浙大哲学系研一学生盛宁说,哲学系学生通常的发展路径是: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读研读博,最后进高校当老师,或者考进社科研究单位。

 

2009年,浙江工商大学规划建设综合性大学,新建哲学系,成为浙江第二所拥有哲学系的高校。第一批18名学生,多半是被调剂进来的,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大部分同学并不看好。

 

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主任宋道发有些无奈:“哲学系本科生几乎没有直接对口岗位,只能和中文、新闻等专业"抢饭碗"。”

 

相比较而言,工科生在就业上的优势更为明显。今年6月初发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3.3%),最低的是法学(86.7%)。毕业半年后,工学毕业生的月收入达2953元,仅次于经济学。

 

“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读工科容易找工作。”家住杭州学军中学的李阿姨说,今年夏天填报志愿时,从小热爱哲学的儿子最终“听话”地报考了浙大的工科大类。

 

兴趣服从就业,学生和家长最终还是把“选票”投给金融、建筑等热门专业。董萍认为,功利主义的泛滥,影响了专业取向,专业的冷热现象愈演愈烈。

 

找准定位,哲学也能成“热门”

 

人们真的远离哲学,放弃哲学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喜欢的东西才能学得进去,用得出来。”温州籍哲学系学生李丰泽说,虽然家人在经商,但他们并没有强迫自己学习经管专业。而李丰泽恰恰是在研究中国现代哲学人物时,看到了他们身上“经世致用”的特点,激发自己经商的兴趣。

 

他介绍说,现在温州的很多家庭“富而好礼”,把刚满学龄的儿童送到学者南怀瑾创办的太湖大学堂去接受启蒙教育。

 

另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是,现在人文学科的许多研究生来自理工科专业,且生源相对充足,这和本科生源形成反差。在思想成熟、意志独立之后,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选择“仰望星空,审视内心”。人文学科和理工学科相辅相成,可以培育出更加优秀和全面的人才。

 

高校也在努力探索。南开大学在2009年开始探索哲学系的招生方式,举办哲学夏令营来消除中学生对哲学的认知误区,安排了一系列美学、逻辑学等深入浅出的讲座,让学生感受哲学智慧,感受哲学之美。

 

为了鼓励学生按照兴趣选专业,浙大计划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教学改革。浙大本科生院执行院长陈劲表示:“学校对文史哲、力学、地理地质学等专业进行保护,即使只有一个人选仍将开课。”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目前专业冷热两重天的根源是行政治校,很多高校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一些热门专业并非能够在就业上真"热"。一哄而上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千校一面,导致就业结构失衡,或者一味扩大学科建设,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不过关,使得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还是应找准自身定位,各有侧重,这样才能把哲学等基础学科建成独一无二的"热门"。”

 

【热】

 

“2010年,计划招生1600人,报考人数却超过6万,录取率不到3%,报名艺考要理性。”谈起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艺考热”,中国美术学院招生办主任李都金教授如此提醒考生。

 

艺考从2000年左右开始变“火”,在浙江,2007、2008年达到高峰。据了解,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已经趋于稳定,尽管如此,2011年,浙江省生源艺术类考生人数仍超过3万。

 

真有这么多人喜欢艺术吗?艺术行业需要这么多毕业生吗?

 

读艺术,三本分数念一本高校

 

中国美院的招生人员说起当年火热的招生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早在2004年,美院的考生人数就从往年的1万名左右,蹿升至4万多名。当时招生办工作人员原计划现场报名3天,结果,第一天结束时,所有的报名材料就被一扫而空。

 

在高校长期从事招生工作的蔡老师道出“玄机”:“兴趣之外,有些考生是把艺术专业考试当作高考跳板,拿着三本分数,来读一本学校。”

 

据了解,今年浙江工业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类一本分数线431分,普通考生则要581分。很多考生和家长看重的正是分差的“福利”。

 

王砚盟今年大三,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景观设计专业。回忆当年的艺考经历,他说:“我英语成绩不好,肯定上不了二本,只能"半路出家"学美术,最终考上了一本。”

 

“也有部分家长和学生觉得设计类专业实用性强,好就业。”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富强说,有名学生一定要读环艺设计,原因是家长听说环艺设计专业的就业率连续三年100%,不愁找不到工作。

 

此外,当前一些电视选秀节目的热播,包括明星收入的一路走高,促使一些考生做起了明星梦,走上了艺考路。

 

在浙江工业大学开设播音主持课的彭远方教授表示,“考生之所以热衷于播音、表演等专业,一是主持人等职业顶着耀眼的光环,光鲜亮丽;二是它不像美术、音乐等纯艺术专业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跳一跳,够得着"。”

 

找工作,不少艺术专业被亮红牌

 

对于艺术考生而言,参加各种“速成培训班”已经成为通行法则,“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但是,"培训"出来的学生难获高分。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的主持人,看重的是潜质,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彭远方说,即使考生蒙混过关,但由于基础薄弱,毕业时专业能力上还是很难过关,反而会影响长期发展。

 

这种盲目报考、学而不精的情况,在其他艺术类专业上也表现明显。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画专业名列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之一。受调查企业表示,动漫产业人才缺口很大,可动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动手能力上往往不能胜任。

 

《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这两个“看上去很美”的专业,近年来都供大于求。

 

“刚开始,我们班每个人都怀着做音乐的理想去找工作,结果四处碰壁。”毕业于杭州一家职业学院音乐系的小张说,找了四五个月工作都没有结果,她只好放弃了音乐梦,到一家公司做文秘。

 

由于艺术类专业收费平均比其他专业高一倍,一些院校为了创收盲目扩招,师资等教学资源跟不上,培养过程“偷工减料”,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难。

 

“尤其是地方类、师范类等二类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过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彭远方说。

 

在艺术类专业大繁荣的表象下,某些艺术科系却表现“冷门”,引发另一种思考。今年中国美院报名设计类考生人数20000多人,而国画系的考生只有100多人。“由于国画、雕刻等传统纯艺术的专业基础要求高、就业方向单一,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如何破解纯艺术的招生困境,是专业艺术院校必须正视的。”李都金不无担忧地说。

 


【编辑:汤志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