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戴兄卓群,“当代艺术网”、《当代艺术》杂志主编,“当代艺术沙龙”学术主持, “被访者的缺失”是我发采访提纲给他时的戏称,现在来看他的答案,有些并不只是答案,还牵扯了更多的问题。
问:认识快一年了,对你最大的感觉就是特别忙,而且每次忙的事情都不太一样。一会儿创建当代艺术网,一会儿是80艺术沙龙的主持,一会儿又在做关于当代雕塑的“特别主题展”,一会儿又决定出一本杂志了!常理来说,做好其中一件事就很有成就感了,所以对像你这样全面铺开的人,我感到很好奇,这让我觉得你像是一个耕种者,不断在探索和挖掘。有趣的是,你在自己博客上的称呼就是“平实的农民”,我想这除了你的生活背景以外,应该还有自己的想法在其中,能否详细谈谈你的这样一个轨迹?
戴:“平实的农民”就是刚刚学会上网的时候随便用的一个网名,其实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原因,我是出生和成长在甘肃的农村,我爸妈至今依旧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耕种,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自小在简单淳朴的天地里生活,后来慢慢长大,见识也多了,对农民艰辛而非人的劳苦困境痛怀以极。中学里在乡下读书的时候,便踌躇满志,决心要做一名独立不羁的思想者,为我们社会的底层生存、正义公理发言!那时候极力搜求,读了许多十分勇敢的书,国外的、国内的;古代的、民国的、包括近现代的,很杂的,像黄梨州、梁启超、陈独秀、李敖等都是我非常推崇的知识分子,对我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那时侯县城里也是信息很闭塞,读书的过程相当辛苦,我每个星期会在有限的生活费里节省下几块钱用来攒起来买书,就这样我在蹉跎着读完高中的时候,已经将《史记》、《资治通鉴》全都通读,尼采和叔本华的全集用来当长诗反复高颂,尤其那本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一遍遍翻的烂熟。所以后来我在那篇《国学经史正义书钞》文本的引言里有这样的一段话:“余识国学,早于身处僻远之中学时代,受当时一批青年学人在文坛、思想界崛起之势力影响,便除少年人熟习之‘唐诗宋词’、;‘诗经楚骚’、‘古文观止’之类,克服万难,极力搜求,博览杂识,尤显著者在通读《资治通鉴》、《史记》和一套《四库全书》的精华本,其中经、史、子、集各部都杂滥收了一些。”这过程给我很好的教益,促成我少年时代人生的转机。
可能也是个人经历和个性使然,读大学的时候痛感学院教育的平庸和敷衍,自此在课堂上的日子更少,继续全心全意废寝忘食沉浸了两年多经典的阅读,同时更多地接触和目睹着我们生活中的变化,我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改造和脱变中,觉得自己是决不能也做了那样空头学问家。因为我决定要把我的智慧、思想和真知灼见用在实践上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停地工作,充实而又忙碌。那就在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彻底从学院里逃离出来,后来我就主动辍学了。从此以后我就真正从一个用理论构建的书生世界里走出来,回到现世生活的行列里,开始展开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问:这几天,一直在你的博客里面转,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大体分为批评、策展和媒体三部分。我的理解是先有了对当代艺术的批评,再有想法将其推出,制作成媒体,最后干脆将想法变成实际的展览即策展。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戴:你的这种想法从现实操作的层面上来说也是可以这么理解的,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理想的贯穿,三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分野。
关于批评
问:我记得你最初是在研究国学,还写了一篇很长的《国学经史正义书钞》,怎么后来转到了当代艺术方面?这两者的差距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很大的,你是怎么平衡的?
戴:其实这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少年人大多喜欢文学,好读小说什么的,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尝试写武侠小说,写到几万字的时候停下来,觉得自己以后肯定是可以做文学家了,文学是一贯的爱好,你说到国学的事情其实最初最关注的也不是国学领域。具体说可能是这样一个脉络,从文学,历史而进入哲学,有几年非常迷恋哲学,后来干脆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系统性的贯通,也是下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展开西方哲学史和哲学流派的梳理攻读,在这之中兴趣反而潜移默化再次转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来,梁启超那些激情飞扬的国学著作对我当时激励极大。对现在从事当代艺术方面的事情其实也不能说是领域的转变,你知道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专业学习的东西是很杂的,其中最大宗的是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这是我当时认为的从事艺术批评的基础,而在艺术领域,我所关注的就是引领时代艺术走向的当代艺术,从个人发展上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问:从甘肃到湖北再到北京,当代艺术氛围不断上扬,北京可以算是艺术的中心了,你现在处在中心区,感觉有什么不同?是否还跟你逃离学院时抱有的那种理想氛围重合?
戴:北京确实是艺术的中心,繁荣、大气、包容,有很大的场域,有足够多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发挥年轻的激情和梦想,但有时候那种杂乱、浮躁和功利也令人厌倦。
问:你曾说过批评家是艺术从业人员,这种观点有些新鲜,特别是在批评家仍被高抬的时代,从业人员的定位未免将他们拽下神坛。现在你也被人称为批评家了,也认为自己是艺术从业人员麽?还是有了新的看法?
戴:呵呵,这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说法,王南溟前一段也使了个“坐台批评家”这样的狠词。当然我说的不是这样的意思,我本意上批评家就是艺术从业人员,在国外,批评家也多是从业人员身份,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供在体制和学术圣坛上。所以我觉得放下了身份,反而也就不在乎别人质疑你是不是“坐台”了,其实这里的关键是从业人员并不等于就是贬低了所谓批评家的身份,现代社会讲究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最重要是把自己的份内工作要做好,就像农民要把庄稼种好一样,不然你想挺着腰板混饭吃别人就肯定有意见。
问:现在有种另类的声音在膨胀,就是艺术批评越来越商业化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戴:是我们这个时代全盘商业化了,当代艺术现在被追捧到了一个风头浪尖的位置,号称是继房地产和股票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最新一期《福布斯》杂志对当前收藏市场五大热门藏品进行点评,排在榜首的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面,艺术批评的商业化势所必然,我倒是觉得这个情况没有什么可担忧的,艺术家都已经越来越商业化了,得到了艺术市场繁荣带来的实惠,批评家怎么就不能呢!不然批评家吃什么去?商业的繁荣才能产生滋养职业批评家的土壤,才能给予“坐台批评家”现象有力的冲击。总之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资本是盲目的,希望艺术家和批评家不是盲目的。
问:我知道你现在在做80艺术沙龙主持。我并不想问最初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沙龙,我比较关心这个沙龙目前的操作情况,这种持续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沙龙的将来要走向何方?或许是我有些悲观,80的艺术家要在20年以后才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扎根在艺术圈中,现在不过是“陪老子读书”的游戏。不知道你怎么看?能否站在一个年轻批评家的角度给我一些积极的观点(大笑)?
戴:是这样的,80艺术沙龙发起以后不久更名为了现在的“当代艺术沙龙”,发起这个年轻艺术家沙龙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现实性的操作,助导一个群体性的共生现象。到现在为止我们通过当代艺术网为大平台广泛吸收、萃取和推出优秀的年轻艺术人,取得良好的成果,从《当代艺术》杂志第三期开始,我们将重点推出一本介绍年轻艺术的副刊,跟《当代艺术》主刊一起每月发行,向业内全力推介年轻一代优秀艺术家,明年我们也将立足自有的展览空间以及与其它知名艺术机构的合作启动针对沙龙成员的“年轻艺术孵化计划”,将优秀的年轻艺术家进一步推出。
问:问个轻松一点的话题吧。据我观察,艺术批评是有圈子和阶级的,而且阶层的划分要比艺术家阶层的划分还细,这种尴尬是因为批评家兼具了画家与文人两种缺点。作为一个晚生后辈,你是怎样在游走于圈子和阶层之间的呢?同时,你认为年轻批评家所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戴:这倒是个事实,批评家的圈子比起艺术家的圈子更小更稳固也更隐秘,而我,并不是游走于这样的圈子和阶层之间,我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各不掺合,呵呵。对于年轻批评家我只有一个提议,不要把“批评家”那三个字看的太重了,不要跟着混体制钻圈子,不要大而空的清谈,埋头研究些实际情况。
关于媒体
问:你一直没有放开媒体吧?从《独立评论》――报纸,当代艺术网――网络,《当代艺术》――杂志,基本上媒体的几种表示形态都被你玩个遍了,以后有没有打算去电台和电视台发展发展?
戴:我有很深的媒体情结,媒体曾一度是中外知识分子用来参与现实政治和张扬学术主张的有力武器,傅斯年“青春办报,皓首出书”是个人的理想,“与其组党,不如办报”是现世的政治判断,足见媒体的重要性。对于我探求创办媒体的操作思路来说,当年读书时主编那份《独立评论》小报时撰写的几句宣言式文本从现在角度来看依然是鲜活的:“要以开放的姿态,成为独立思想,自由声音的阵地。从视觉、思想、内容、形式,甚至姿态彻彻底底为倡扬新风气而努力。关注每一个细节,不畏风雨,锐意进取,扩大影响,造成时势,深入人心。我们的定位是立足当下生活,现实情景,涵盖艺术领域,乃至涉及文化视野的现状、机制等方方面面问题的自由评论。”
媒体之路我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电台和电视台那基本属于大众媒体,和我就无缘了。不过你看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音频视频技术飞速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像电台和电视台这样的媒体表现形式全都会在网络平台上大行其道,我们的当代艺术网08年初开始也会倾力推出当代艺术网络电视这样的一个多媒体聚合平台。
问:你觉得艺术类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优点就不用多谈了,主要是谈缺点。可以当作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嘿嘿。
戴:艺术类媒体因为是专业媒体,尤其当代艺术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存在圈子化壁垒,这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在我的感觉里,要看单个媒体是怎么定位的,是主打学术的,还是纯粹媒体化的,或者面向大众普及的,不同的定位就会有不同的运作方式。
问:前段时间你在网上搞了一个活动――“纸老虎”奖。对这个奖项的定义,我从网上摘抄了一段:“‘当代艺术网’主办的2007中国当代艺术‘纸老虎’奖评选活动已经启动,该奖专门针对的是当代艺术中出现的‘假大空’的典型艺术实体、人物和事件!而当代艺术圈的批评家、画家则认为这是一次对当代艺术的恶搞,没有实际意义。”
这个事情很有趣,其意义可以说是在艺术媒体乱搞盘点,吹捧声一片当中微弱的巴掌声。同为媒体人,我觉得不管从勇气上,还是操作手法上,都是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该做的事情。但又对你这个活动产生质疑,即有没有评选的意义。你当时是怎么想着要策划这个活动的?活动目前的评选情况如何?有没有觉得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纸老虎”?
戴:纸老虎奖的进度是这样,12月24日网络评选结束,12月30日公布终极奖项,到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参与度尚不足,有很多的因素。但是我们以后依旧每年都会坚持评选一次,代表一种不同的声音。“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该做的事情”,谢谢你对我们的肯定,发起这个奖项的初衷你基本已经说对了,现在所有艺术媒体不管大的小的全都在每年终了大搞所谓的排行榜、大盘点,所以说我们发起这个中国当代艺术纸老虎奖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一次黑色幽默的行为,有没有评选的实际意义,就像牛虻对于牛的意义,已经不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问:你曾谈过主流艺术观,而且在你办的杂志的开篇辞也谈到了这类的话题,有一次听你说你想把杂志弄得“正”一些,不论是版式还是文章上。对此,我有些困惑。当代艺术在众人眼中是尽光怪陆离之能事的代名词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你又是在办当代艺术类的杂志,怎么可能会实现“正统”或者“主流”的观念?在你的理想世界中,你想将当代艺术引向何方?
戴:就我个人浅薄的见识,“当代艺术”现在基本变成了前卫、媚外艺术的代名词,并且获得了一个很强势的文化身份,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真正的当代艺术应该是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是一个时代艺术创造力的表征,并不应该成为媚外艺术的替身,做为一份当代艺术杂志来说,必须是要有立场的,必须把握对其专业领域的导向性,中国当代艺术正在面临新的体制转换与身份置变,我们将尽区区的能力坚定不移为引导和传播当代艺术中的主流价值观而努力,改变目前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畸形与骑墙状态,绳正当代,影响主流,为目前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正名,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关于策展
问:我特别喜欢你写的《策展人是艺术家的“超级奶爸”吗?》这篇文章。“区区策展人”,这个形容真好,我觉得你惯常把捧上天的职业摔到地上,再踩两脚。呵呵。我想问一下,这个观点,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是对策展这个职业的无奈?还是出于对目前艺术家盲从经济和权威的现状?
戴:说来惭愧,我还没有真正系统思考过这个问题,“区区策展人”也只不过是有一次跟人闲聊,听到“真正的策展人是来培养艺术家的,要培养艺术家不断的成长和进步……”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语偶有感触而已。
问:你于最近策划了2007当代雕塑开放展。关于这个展览的提问,我曾列过提纲,现将它们捆绑输出给你。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射性地回答问题。
1,当初怎么想着要在“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上做关于当代雕塑的“特别主题展”?
戴:2007当代雕塑开放展最初只是打算做成配合艺术博览会场馆里面的商业展区而策划的一个露天的外围主题展览,一是旨在用大型当代雕塑的体量和视觉冲击来提高展会的看点和关注度,二是初步探索博览会整体面貌新的可能性。
2, 雕塑展目前也有很多地方在做,这次特别主题展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戴:特别主题展的特别主要是针对博览会的其他商业展区为标本来说的,从单个雕塑展的前后期宣传和开幕以后观众的反响来说,我们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开幕期间更是受到各家媒体和观众的热情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晨报,北京商报,青年报,新周刊,艺术财经,经典,收藏等众多大众及专业媒体给予积极报道,并以快讯登上当日央视"新闻联播",中国网、雅昌、今日艺术、中国艺术新闻网等主要专业网络媒体等做专题推荐,还有众多境外媒体如香港明报等均主动对本届艺术博览会的雕塑展进行了传播报道,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专业影响。
3 ,选择艺术家的尺度是什么?
戴:对选择艺术家方面来说,因为是配合官方的艺术博览会来做,我当时出了一个限定性的要求:“作品类型须为当前艺术情景里的雕塑、空间创作,不接纳传统及工艺雕塑品,出于户外场地及露天展览空间的考虑,参展作品须为不怕风吹及雨淋等天气因素,适合在户外公共场合展览展示的为主。”可以说是很宽松,但从我个人选择艺术家的角度来说,我并没有选择目前非常显赫的雕塑家,而是正在创作的新锐人物。贯穿其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现实的关注、对历史文脉的反思,虽然不是十分完满,但我觉得这个展览对于当下的艺术市场和艺术发展状态,都具有一定的冲击与积极言说价值。
4 ,短短四天时间,是否能达到组织方所提出的“真正让最具创新精神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亲近广大人民群众”?
戴:很巧,博览会上有我们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为广大市民现场鉴宝的活动,人气相当的旺盛,我们切切实实的让真正让最具创新精神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一次亲密接触,不少老人步履蹒跚,围着雕塑啧啧称奇,呵呵。
5 ,如此亲近广大人民群众(露天的公共展出),会不会对作品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与路边的城市雕塑作比较,可浅显探讨巨型雕塑在城市中的命运,国内外的不同差别,民众的素质……等等等等。
戴:由于参展雕塑多为体量巨大,而且材料均为玻璃钢、铸铁、铸铜、不锈钢锻造等,基本不存在损坏问题,部分小件和组合作品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都给予了安全防护带。本次展览的雕塑作品与我们通常上所说的城市公共雕塑有很大的差别,也不能一律来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当代雕塑艺术家们的逐步活跃和探索,必将极大带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水平的整体提升。
6 ,展出完后,作品的去向?(收藏?艺术家拿回来?拍卖?)
戴:由于是纯公益展览,主办方与艺术家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展出完后,作品由艺术家自主运回。
7 ,针对“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你认为雕塑在当代艺术上的纯艺术发展如何?你认为雕塑在投资市场上的发展如何?
戴:雕塑在当代艺术版块的整体市场框架里来说,发展相对是比较滞后的,按照现在的大形式来看,在未来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应该也还是存在很好的空间和潜力。
问:现在艺术圈中,的确存在任何人都可以任何目的通过任何方式来过策展瘾的现象,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是趋势?还是跟风?特别是现在又新提出来了“策展人制度”,你觉得这种制度的会缓解目前国内浮躁的策展现状麽?
戴:策展的泛滥和批评的泛滥也和艺术的泛滥同样都是我们目前的现状。在艺术市场和商业操作的全局统筹下,艺术家、经纪人、策展人、批评家已经越来越区分的不是那么明确了,当然是谁都可以有条件过过策展瘾了,从底线上来说这个事情的难度和农民收集一筐土豆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差别。在这个局里面,我所看到的情况是,商业就是最大的制度,我没有听说过策展人制度是什么。国内浮躁的策展现状会在商业博弈的大浪淘沙中逐渐安静下来。
问:刚才的问题提得有些大了,或许问一个三四十岁的艺术人士是比较适合的,但年轻人的锐气是我认为唯一可炫耀的东西,就像年轻策展人存在的价值一样。你觉得呢?是不是会在新老碰撞中产生一种火花?
戴:当代艺术的特质就是创新和进取,而不是传承与守卫,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当代艺术本来就是年轻人施展梦想的舞台,而敢闯敢干不正是对年轻人的最佳脚注嘛!年轻人的身上充满生命力和崭新的价值观念,尤其对于我们这个接续特殊年代断层语境里的一代,不管从观念到知识结构先天不同于上一代艺术人的整体构成。
【编辑: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