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拓路踏歌行》—— 一次改变视界的尝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7-11-01

参展艺术家:陈华沙韩绪李轶军

展览时间:2017年9月15日—10月15日周一至周五9:30至17:30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北路郎家园6号朗园Vintage北广场与7号馆兰境艺术中心

2017年9月15日,《拓路踏歌行》展览在朗园Vintage兰境艺术中心成功开幕。《拓路踏歌行》系列作品由资深设计和艺术策划人、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华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韩绪,设计师李铁军联合创作。作为2017年中国美院毕业展主视觉形象,最初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山水校园展出。此次借北京国际设计周之际邀请这组作品来到距人民英雄纪念碑仅6公里的长安街沿线之北京CBD空间展出,与现代北京并置、相互激发,使作品生衍生出新的含义。

《拓路踏歌行》作品以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为蓝本。通过现代的绘画与设计语言再创作,模糊了绘画与设计的边界。“拓“有具有拓“(ta)与拓(tuo)的双重含义。拓(ta)是中国传统中记录和传承艺术文本的一种重要方式;拓(tuo),即开拓新的艺术语言。“拓路”即是将现代美学追求与历史、文化传统与未来相关连,开辟艺术创作的崭新视野与思路。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已成为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而每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的视觉形象也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早在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首创将原分阶段展示的毕业创作集中于一周展示,迄今已是第八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在成为全国艺术院校追逐对象的同时,也成为杭州市民亲近艺术的节日。

当下的视觉呈现发展趋势是强调多元融通,模糊了绘画和设计界限,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对有价值的视觉呈现的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主视觉设计由陈华沙、韩绪、李轶军联袂担纲,带领团队用一种突破范式的全新视觉语言进行了的大胆尝试,打破旧有的“海报”概念,用群体的纯视觉画面占领整个校区。未来的设计不一定是绘画式的,却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获得的。而在这一系列的视觉形象背后,试图传达的是如下的理念“一个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个历史: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一个致敬:向光辉荣耀的九十年致敬;一个学院:日新月异、生机勃勃;一个未来:值得期待,大有可为。”

一个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契机

明年,中国美院将即迎来90周年的华诞,在这个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准备自己,迎接即将开始的一系列校庆活动。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个回顾过去,总结历史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展望未来,勾画蓝图的宝贵契机。今天,当“国美人”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时,仍然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崇高动机背后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深刻思考。今天,当人们依然在谈论“审美”的重要性时,“美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只有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下的艺术才能具备打动人灵魂深处的力量。

一个历史: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历史

中国美院的历史就是一部艺术界的有识之士为“艺术教育”艰苦奋斗的历史。近代的中国需要思想的解放,这就离不开艺术的启蒙,而艺术的启蒙不能脱离艺术的教育。所以,中国美院在近代就是一座艺术先贤们扞卫艺术理想,彰显进步思想的堡垒与阵地。在当今的艺术界,中国美院依然在履行着这一庄严的历史使命。但是“为艺术战”的精神与品格却牢牢的植根于每一位“国美人”的心中,并催迫着他们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美院,将会在当下继续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的朝前迈进。

一个致敬:向光辉荣耀的90年致敬

“中西融合”与“传统出新”是中国美院一直秉持并实践的艺术理念,今天的“国美人”不仅要向学院的老一辈艺术家坚守的这一理念致敬,更要在今天的教学与创作中赋予它以时代的新内涵。中国美院的艺术前辈们认识到,艺术永远是现在进行时,艺术家永远都必须面对当下时代最为迫切的命题。艺术的“古今”与“中西”之间不是相互对立与冲突的关系,而是要站在当代人价值观的基础进行融合。在他们艺术中体现的艺术精神,不仅值得当代的“国美人”致敬,更值得效法、遵行、并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积极践行。

一个学院: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学院

如今的中国美院是一所传统与现代兼收并蓄的综合性美术院校,每一位在这里学习与生活的莘莘学子,既可以领略古今中外传统经典艺术的精髓,也同时可以学习到国内外最丰富的艺术知识与最前卫的艺术理念。为中国文艺事业各条战线培养并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这是中国美院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学院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

当今的中国美院,不仅注重对学生艺术方法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学院对艺术与人文思想的热忱与重视,使得中国美院持续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工作与学习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将成为未来中国优秀艺术理念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他们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视觉艺术添砖加瓦。

一个未来:值得期待,大有可为的未来

未来难以预测,但未来却值得期许。在走向百年的最后一个十年当中,“国美人”该为学院,为中国的艺术做些什么呢?这是当我们期许中国美院的未来时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接下来的一百年中,中国美院将会以怎样的面貌立于中国的艺术界?这个问题也许一时难以回答。但是却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视觉艺术的大门将再一次向人们开启无限的可能。中国美术学院将以全新的姿态拥抱这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并同中国的未来艺术家们一道,以脚踏实地的艺术实践打开通向未来的视觉之门。这是一个值得努力把握的未来,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陈华沙(左一)、李铁军(右一)在工作室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