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震后造家行动及“震后造家公益基金”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8-06-28

“震后造家公益基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门为“中国艺术家-建筑家-教育家震后造家行动”设立的专项基金,由北大教育财政专家、建筑界代表和艺术界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资金使用和项目的执行、监督。

这个基金的款项来自中国艺术家的捐赠,捐赠活动从5月14日开始,现已聚集了一批作品和现金。这些作品计划由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办专题节目主持义卖。此外,基金还与四百多家画廊建立了联络,在今后一年内接受捐赠,扩大基金。目前基金正在募集艺术界、建筑界和教育界的其他款项。

这个行动和基金直接联系着建筑界,如《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安家》杂志等机构已逐步加入。建筑家将制定和提出项目、执行和监督震后建设工作。工作侧重于灾区各专项建筑课题之实地勘察和调查研究;国内外震后重建计划的比较研究;营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灾区示范性建筑;针对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展开的专题研究;针对灾区总体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的专题研究;针对灾区自然、文化、历史遗产之保护、维修和重建而展开的专题研究;各类对口优秀人才的选拔、派遣和基本生活费的提供。

这个行动和基金也直接联系着教育界。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北师大教育专家将设计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方案,帮助受灾群体和社区,通过建设一些范例性质的再建社区和学校,坚持社区参与、尊重人文传统、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原则,为政府大规模的重建工作提供一线的经验。

基金管理委员会经过与多方专家的仔细探讨,特别是听取了接近灾区的成都艺术家、建筑家和教育家的意见后,准备先做“社会建造”项目,即仔细选择一个社区或乡村,建造一组轻钢框架、利用当地材料作辅助的新型建筑,包括住所和公共建筑,以及用于精神活动的建筑(兼有管理和精神疏导功能,比如作为村委会开会和村民业余棋牌活动场所)。努力减少建筑次生污染,把临时安置与长期建设作通盘考虑,可持续地实施社区村落的社会建设。在社会和房舍建造过程中,以当地人的尊严和发展为最高目标,吸收当地人参与全过程,让艺术家-建筑家-教育家的创意和善意得到尽可能的实现,与灾民一起建设既与当地环境和人文传统、习俗相协调,又有开创性的现代社区村落的社会和居住模式,争取形成普适意义。

这个行动和基金全部相关活动由专门网站“震后造家”记录,并随时公布所有执行过程和结果。所有活动将有专门的工作组用14种语言向世界公布,并通过震后造家活动的支持媒体(中央电视台、普通和专业期刊、网站)向大众公开。

此次活动将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在第一时间把各种专业信息分门别类地发送给相关专家,促进中国艺术家-建筑家-教育家的紧密配合。

北京大学建立震后造家信息办公室和工作组,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负责这项工作,并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拨款设立“震后造家专项经费”支持此项活动。

捐赠信息:

捐赠作品,请发送电子图片和个人简历至: zhzj@zhzj.org

捐赠善款,请汇款至:

中国扶贫基金会

户 名:中国扶贫基金会
帐 号:8145-11681908091001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科技会展中心支行

捐款用途:震后造家公益基金

编辑:叶晓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