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真实和非真实的形象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 2009-10-15

  CP基金会在雅加达国家画廊所举办的展览会,展示中国艺术家周春芽以绿狗为主题的画作和雕塑。周春芽的绘画生涯中,不仅以绿狗为主题,也采用了一系列自然界事物,包括山石、鸟类、花草、园林和人物等为主题。

 

  周春芽作品中所呈现的任何题材,风格独特、表情丰富,令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周春芽通过笔触、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感,为其作品赋予鲜明的生命和活力。周春芽独特的风格尤其表现在他创作的青铜雕塑系列。

 

  周春芽作品的独特风格和他1986年至1989年在德国艺术学院留学生涯息息相关,他在德国求学期间,接受了当时茁壮的新派表现主义的洗礼,并深受其影响。回国后,他通过高度的领悟性,把新派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涉取了元朝传统画作和部分现代画家所坚持的乡土风格,树立了他独特的画作概念。

 

  周春芽作品的乡土风格逐渐形成,并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脱离新派表现主义,独树一帜。其作品充满写实风格,表情丰富,在一系列的绿狗主题画作中,周春芽写实派风格清晰突显。

 

  我认为,周春芽的独特风格,使他在中国近代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显要的一席之地。周春芽本人由于不愿随波逐流,其作品受到各界的议论。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不少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更有部分作品趋向于西方和国际化,周春芽却坚持走中国传统文化路线。

 

  不少人把周春芽态度和作品,归纳反映政治身份的后期殖民地学系,和西方艺术家们试图扭转西方艺术界对他们评论所作的努力不谋而合,尽管这种看法并非完全错误,不过根据我本人所做的观察,周春芽的目标是以美学为主,以本土文化为背景,在国际界突显本土哲学风格的艺术表现。

 

  我把周春芽的绿狗作品系列带入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中,我认为,周春芽作品反映了在非西方艺术界体现高度可信性的艺术类型,而长期以来,有关乡土风格作品不能被国际艺术界所接受的问题,成了各界研究的对象。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所取得的结果为,乡土风格不能反映现代世界,这项结论却未能引起各界的反响。

 

  接下来的时间,艺术界根据多元文化、后期殖民地学系和文化学系等理念,再次对乡土风格进行讨论,并对该风格做局限性的辩护,之后,讨论范围扩展成东西方和反对西方文化为主流的争议。

 

  我讨论有关周春芽作品艺术类型的问题,和我最近所作的艺术类型观察有关,基本上我相信,对乡土风格的讨论,不可把西方和非西方文化处于相同的位置。

 

  我认同HOMI BHABHA有关世界上无正统文化的说法,世界上的文化处于不同文化的持续发展中,因此我一方面试图探索印尼文化概念的进展,另一方面寻求西方概念和内部活力,对印尼文化所形成的影响,这项探索并不完全局限于纯粹的乡土文化,周春芽态度和作品,呈现了不同文化的迹象,我认为,这种迹象并不反映身份,政治,并可在艺术世界做专门的研究,不需要探讨更复杂的文化背景。

 

  周春芽相信其作品内涵可独立表达,不需要通过外界因素的说明,他认为,作品内涵在于视觉形象,而不在于事物的说明,他曾对我表示,在创作时,他倾向于形象上的发展,包括处理结构、颜色、线条和笔触等方面,他聚焦于视觉敏感所引起的美感形体,他相信敏感和其他敏感一样。他还描述了有关视觉感官所形成的美感,相同于谛听自然界音律和美妙乐声所获得的感觉。

 

  周春芽作品反映了有事物形体和形体语言所形成的高度美感,把作品的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作品并成为传达讯息和故事的媒介。

 

  周春芽1977年前往重庆市的四川美术学院继续深造,随着1980年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周春芽和好友张晓刚在该艺术学院接受西方艺术发展的洗礼,当时中国国内还受现实主义的影响,艺术作品必须是大众所了解的现实主义,并配上政府所规定的说明。

 

  周春芽在该艺术学院接受了西方艺术文化更深层的认识,为其作品风格带来了逐步的变化,它开始远离现实主义的倾向,并在作品中注入了形体及形体语言为主的他的艺术创作推向另一个高峰。

 

  初次欣赏周春芽的作品,发现他是一名崇尚形式主义的现代艺术家,充满远离叙述和现实结构形体艺术的信心,尽管如此,周春芽作品不曾离开过形象,他的私人生活也成了他所有作品的灵感源泉。根据现代艺术的原则,周春芽态度和作品互相矛盾,这种现象可以从有关美感的两项原则中看出,第一项即由EDWARD BULLOUGH提出所谓的心理距离,另一项由JEROME STOLNITZ和ELISIO VIVAS所提出的客观性原则。

 

  EDWARD所提出的原则中,美感经验必须和所有实际物件脱离,他认为,对艺术的敏感和美感的认知,使艺术家忘却现实的生活,陶醉在充满美感的事物中,唯有忘却生活中的一切实际物件,才可使艺术家达到美感的最高境界。

 

  另一项客观性原则,为美感态度和美感观念,作进一步探讨,原则认为,美感态度为构建美感概念的基本因素,美感态度即为美感实体所作出的深度观察,排除了一切分析和提问,接受原汁原味的美感实体,由此减少了一切和实体无关的问题。

 

  基本上,美感态度挖掘了脱离意志结构的部分,美感态度和非普通的概念有关,而美感态度是构建美感概念的方式。

 

  客观性原则认为,普通概念受意志影响,并和通过实际方式来获取效益或知识的目标有关,促使概念倾向于实体标志和有关作用,而完全并非实物本身。客观性原则相信美感概念不受意志影响,唯有不受日常事务和生活所影响的概念才能产生美感的经验。

 

  以上两项原则强调了和周春芽态度及作品的互相矛盾,一方面,周春芽认为,作品内涵在于视觉形象,近似于以上两项原则。此外他对迷人外形所产生的美学敏感及音律产生感官刺激的肯定,也和原则的美感经验之说贴近,却和以上两项原则背道而驰,也使他的态度和作品互相矛盾。

 

  周春芽此次所展出的绿狗系列作品,清晰可见地显示了其作品受他本人生活观念和意志的影响,作为周春芽作品主题的绿狗和他本人现实生活息息相关。1995年,一位朋友送了一头德国猎犬给周春芽,周春芽为它取名为“黑根”,黑根从此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伙伴,形影不离,周春芽开始以黑根为题材,创作了绿狗系列。

 

  周春芽自1997年开始以黑根为绘画灵感,通过他和黑根的感情及他细腻入微的观察,周春芽创作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作品,周春芽认为,和其他实体相比,绿狗系列作品为他带来更大的震撼。

 

  黑根1999年死亡,给周春芽带来沉重的打击,和黑根多年相处的美好回忆,使他好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提笔创作,直到2001年,周春芽才重新开始继续他的绿狗系列。此次展出的绿狗作品系列是黑根死后的杰作。

 

  以上的叙述,强调了周春芽作品为形象作品,由他的态度和作品相互矛盾之处推断,不能把他当做纯粹的现代派画家,受形式主义影响的形体语言处理方式,只成了媒介表达的部分,周春芽对美感经验和哲学的观点,并非以现代原则为目标,而是扎根于本土文化。

 

  我认为,不能以西方原则来理解周春芽作品和态度,他态度和作品间的矛盾,并非由于不诣西方文化,而是由于当时他涉取西方概念和乡土风格融合成不同文化后所形成。

 

  以上矛盾可通过周春芽作品和态度的乡土风格作深入探讨,由于矛盾本身并非文化上的重大问题,这项探讨不需要涉及文化问题的探讨,矛盾本身显示了艺术表现和思维方式,概念形成、觉悟性及民众在文化范围内生存等因素密不可分。

 

  由于矛盾是通过现代原则被发现,探索工作必须根据所述原则开展,首先必须对称为成为周春芽和现代原则接触点的形式主义进行探索,从中得以发现矛盾的形成,形式主义和西方哲学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通过专门的视察,成为结构主义组成的部分的形式主义,累积了西方文化发展的要点,并以发现宇宙自然法律为最终目的。

 

  这项浩大的发现工作,通过累积、平行、适当计划和混合等程序来进行,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的见解,并对文化代号进行整顿,以找出具有共同点的重大经验,通过经验的累积,可朝向具有结构性宇宙自然法律的发现,一旦发现后,法律将永久性有效,并将是西方“征服地球”的重大计划。

 

  以上的重大发现超越了所有对现实细节的理解,而由现实主义所引起的多相预测,被认为完全无发现重大的经验,根据这项推测,现代原则被反映的形式主义远离了形象。

 

  形式主义的方向,基本上是探寻实体的正式存在,通过复杂的思维,这项发现做出了有关形体语言(颜色、线条、空间、平面、结构)录制的重大经验,并呈现非现代化的真实,所根据的复杂思维很难被西方世界接受。

 

  我相信,周春芽不曾具有类似的思维,他所持有的形式主义并非根据以上的思维,我也相信没有任何一名非西方艺术家会接受这种思维,并从事类似的探索,问题是“为什么?”

 

  答案为:探寻实体的正式存在,完全集中于思维方式、概念形式、觉悟性和西方文化范围的民众生存等因素。为了了解这项思维、并找出和非西方思维的不同之处,我认为对英文字“真实”的了解成了关键所在。

 

  古代法国和拉丁语对“真实”一词的理解为“实物”,在19世纪,这个词以“真实”为意义进入英国语言,而自15世纪开始,“真实”一词在英国被诠译为“地产”,即法律上正式存在的地皮资产。

 

  “地产”一词源自“真实”,即看得见、真实存在的物件,随着“真实”而演变成的“现实”,同样为真实存在,看得见之意,而“非真实”为“真实”反义词,其实义为:不存在、看不见,按实际意义而言,“非真实”为空谈和不可信。

 

  前不久我在韩国出席了一场非正式会议,与会者为来自亚洲数国的艺术家和博物馆长,会谈上我以半开玩笑的口气询问他们对“现实”一词的见解,究竟现实是否一种必须接受的命运,或是一种必须探求、理解、利用并加以征服的物质世界?回答者认为,现实是一种必须接受的命运,而他们所在地的民众也具有相同的看法。

 

  这项看法也引起了我的认真思考,相信命运者认为,人类为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这完全不同于西方卡特山的说法,这项说法认为人类、特别是人类的思维,是宇宙对现实的理解。

 

  我不打算对以上说法做长篇讨论,目的只是为了比较东西方对“真实”一词的理解,根据相信人类为宇宙一小部分的说法,真实和非真实处于平衡的地位,现实里的混乱情形因非现实的灵异空间而获得平衡,平衡状况的持续变化,使人类在任何恶劣环境中都能适应,并愿意接受一切。

 

  目前在印尼盛行的数个信仰认为,非现实世界地位高于现实世界,如果这项信仰带往西方去讨论,肯定会被认为是空谈。

 

  根据我的观察,周春芽作品所代表的是真实,“真实”可被解读成活力、自然力量、或孔子学说中的“忍”,和现代原则相同,周春芽并不通过道德和社会范围来对“现实”作出说明,他的概念因此不能和现实主义挂钩,而作为基本表现的非真实,地位高于真实事物,然而由于日常生活中真实和非真实保持平衡,其作品形象仍相当明显。

 

  以上差异代表了周春芽态度和作品的相互矛盾,反映西方在世界信仰和概念的现代原则,以非真实不存在为理由,认同了这项矛盾,由此所作的分析,显示了周春芽作品中的相同风格,并非受西方主流的排挤形成的,而是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现实概念,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的作品已成了他们呈现概念和意志的象征,这也成了我们必须了解的项目,如果周春芽作品不能被了解,西方评论家们必须设法寻找解决途径,以了解世界艺术。
 

 

【编辑:虹汐】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