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拍卖市场:重新勾勒“买得起的艺术品”(图)

来源:周末画报 2009-11-18

高野绫 无题 水彩 3500英镑成交

 

  前不久读到一篇拍卖报道,文中称伦敦著名的菲利普斯拍卖行在10月17日的秋季拍卖成交喜人,总成交额超过四百万英镑,成交31件作品。由于之前比较关注这一场于是暗自算了一下,平均每件作品的成交价差不多超过了13万英镑。算出来后第一反映是艺术品市场恢复的速度有些出人意料啊;第二反应是会不会是撰写者搞错了呢?

 

  于是略带好奇的从官方和非官方渠道搞到一些资料。不出所料果然有些蹊跷。报道中所提及的喜人的数字确实存在,不过来自17日晚7点所举办的夜场拍卖---拍卖公司往往将此季所征集到作品中一些易获高价,或受关注度高的作品分割出来举办夜场单元集中拍卖,此单元的数据虽具备一定参考意义但并经常合用于全面的市场考量。相比之下无论是拍品数量,还是参与买家更多的日场拍卖则成为考量中坚市场的风向标。作为秋拍重头戏的日场单元总成交作品162件,金额达到260万英镑,均价略过16000英镑----这就看起来合理得多了。随后看了全部拍品的估价和成交价位,得到以下信息:

 

  全部拍品中估价低于5000英镑的有68件,同时有37件拍卖最后的成交金额低于5000镑,占到总成交作品数量的23%;如果把成交上线扩大到1万镑的话,符合这一区间的成交作品数量上升至69件,占43%。而2008年菲利普斯秋拍的这2个数据分别是16%和32%。这一变化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也有明显反应,如按照当下欧元,英镑,人民币1:0.9:10的汇率统计同样的中国大陆地区近期的拍卖结果会发现(以某领军拍卖公司官方发布数据为例): 这一比例相应占到了18%以及42%,基本与菲利普斯拍卖行数据相符。11月13日在纽约即将举办的菲利普斯当代艺术专场中估价低于1万美金的作品数量也不在少数。

  算了那么多数据,无非是想看清中低价位艺术品在艺术交易市场中的份额变化。根据欧洲惯将5000欧元作为“affordable artwork(买得起艺术品)”的上限,之前这一价位作品并非大肆出现在相对高端的二级拍卖市场中,然而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与买家更为谨慎的出手情绪,使得靠比率抽取成交额佣金为生的无论拍卖行还是艺术品经纪人,都不得不将眼光更多的放在这块他们或许不曾重视的领域。

 

  其实早在今年9月,名为“art of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的艺术)”---一场融合了当代艺术,时尚摄影,明星设计师产品的拍卖会已经悄悄体现出菲利普斯对此价位阶段市场的重视:上拍291件,估价5000英镑以下的作品高达216件(74%)!不要以为低价位的拍卖会只有无名泛泛的艺术家作品,浏览过目录后你会发现名家作品照样物美价廉。粉丝满天下的奈良美治(YOSHITOMO NARA)小幅绘画原作1500镑成交,同为日系的草间弥生(限量雕塑,3125镑成交)和高野绫(AYA TAKANO)(水彩,3500镑成交)的作品也都顺利易主。ANISH KAPOOR,草间弥生, DAMIEN HIRST,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LOUISE BOURGEOIS等众多重要艺术家的低价位作品透露着这批极其具备商业头脑的艺术家(或他们背后的团队)尝试侵入各个价位层的野心。中国艺术家方面菲利普斯则挑选了方力钧,严培明,何森,洪东禄等市场明星的代表作品。虽然总的来说又一次因为估价过高导致中国艺术家作品整体成交率不高,但还是默默藏着一些检漏机会。比如去年下半年起突然被亚洲收藏家追逐的旅法艺术家黄永砯作品,相比在香港已经冲破300万人民币的装置作品,这里一张精致的水彩作品估价仅为5000英镑。

 

  近年来北京和上海涌现不少“买得起艺术品”交易平台。与侧重吸引业内收藏家和金字塔顶端财富阶层的拍卖会不同,新式的交易平台更多关注艺术品的可消费性,希望用低价位去吸引城市的中及中上层人群关注并购买艺术作品,所以除需要评估目标人群的购买力以外,还要将作品的选择,价位的制定与二级市场清晰区分开。无论是“买得起”交易平台的组织者还是其他价位艺术品的经营者,如果至今还没有意识到市场趋势的变化,还在沉溺于艺术品市场泡沫时期的暴利臆想中,那么所设想的蓝图无疑是海市蜃楼般的幻境。尤其是那些抱着将新锐艺术家通过市场操作全盘打造成价格明星的经纪人们,那个年代可能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