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集团经过30余年的收藏积累,馆藏宏富,囊括了60多位艺术家500余件经典杰作,形成了全球唯一一个以20世纪中国水墨书画为主要脉络的完整收藏体系。不久前美术馆三展齐开,从自身馆藏精品到与泰康收藏的合作,以及关注在地项目的新系列开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美术史进程的线索。
汇成大观——广汇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01
汇成大观——广汇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本次展览以“造化神秀汇山水”、“花木翎角成花鸟”、“传神写照大人物”、“笔意书道观书法”四个章节,呈现出展览体系完备、结构时空合鸣、叙事畅神意趣、作品传承有序四个特点,共展出90件重要作品。
汇成大观——广汇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包括: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于右任、沈尹默、于非闇、郭沫若、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溥儒、潘天寿、黄君璧、林散之、李苦禅、张大千、林风眠、费新我、傅抱石、李可染、赵朴初、何海霞、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启功、关山月、杨善深、赖少其、田世光、吴冠中、石鲁、黄冑。
汇成大观——广汇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本次馆藏精品展主要聚焦于晚清民初且在20世纪产生广泛影响的书画巨匠,其中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石鲁、吴冠中11大家为主。
此次馆藏精品展以四个章节呈现艺术大家的个案研究专题,展现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发展历程,及他们相关的艺术思考、理论表述、风格表达、艺术风范等。
汇成大观——广汇美术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这样的一个展览囊括一众面貌丰富且高质量的艺术佳构,一方面是为观众提供能够提供给公众一种欣赏、包括鉴赏、鉴定等等相关的可能性,同时又梳理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元的这个书画艺术史,提供一种并置与对比的观看艺术史的方式。
汇成大观部分
展出重要名家代表作品
吴昌硕:花果十二屏
吴昌硕 《花果十二屏》
纸本设色
1916年
纵113.4厘米;横53厘米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
纸本设色
1925年
纵180厘米;横47厘米
黄宾虹:山林钓台
黄宾虹 《山林钓台》
纸本设色
具体年份待考
纵172.9厘米;横91.9厘米
徐悲鸿:十二生肖册
徐悲鸿《十二生肖册》(1945年)册页(十二开)
纸本,水墨,设色
每幅纵32.5厘米;横35.5厘米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
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纸本设色
具体年份待考
纵172.7厘米;横142.8厘米
张大千:春山匹练
张大千 《春山匹练》
纸本设色
1967年
纵196.6厘米;横102.5厘米
林风眠:秋山图
林风眠《秋山图》
纸本设色
具体年份待考
纵105.8厘米;横175.5厘米
傅抱石:雨花台颂
傅抱石《雨花台颂》
纸本设色
1960年
纵243.2厘米;横331.6厘米
李可染:巍巍万重山
李可染《巍巍万重山》
纸本设色
1989年
纵77厘米;横105厘米
石鲁:高山仰止
石鲁 《高山仰止》
纸本设色
1959年
纵136.0厘米;横79.1厘米
吴冠中:双燕
吴冠中《双燕》
纸本设色
1991年
纵70厘米;横140厘米
02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展览由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泰康美术馆理事长陈东升担任总策划,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泰康美术馆副理事长应惟伟担任总协调,泰康保险集团艺术品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总经理、泰康美术馆艺术总监唐昕策展,精选泰康保险集团20年来的收藏精品,聚焦20世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入世性特征”,探讨艺术家如何将自我和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紧密连接起来的历史进程。本次展览共展出69件重要作品。呈现了20世纪的中国经典和现当代美术之作的宏大体量。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99艺术也专访了唐昕,听她讲述此次两馆馆际深度合作的开始,以及如何活化收藏,利用收藏对于美术馆公益,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看待将收藏作用最大化的问题。
99艺术:泰康收藏与广汇收藏共同展出,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艺术史时间脉络,当时很快就敲定了这次合作,也是泰康收藏大规模首次巡展,你怎么看这次展览的意义?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唐昕:**泰康收藏精品展这次来到广汇美术馆,也是两馆之后馆际深度合作的开始。泰康美术馆和广汇美术馆是中国民营美术馆中广受关注的新成员,但它们的成立离不开背后的企业与企业家对艺术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情支持。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泰康美术馆理事长陈东升先生曾说,“没有美第奇家族的资助,就没有’文艺复兴’。今天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全球第三大博物馆,也是民间行为促成的,这里面最重要的贡献包括J.P.摩根、小洛克菲勒,以及雷曼兄弟的创始人罗伯特等等。一个城市经济崛起后,无数的企业家、商人、收藏家前赴后继捐赠、购买艺术品,完全是一种反映市场的行为,他们形成了三座高峰。所以说,企业家、收藏家是艺术的天然盟友,是艺术的守护神,没有他们很难说艺术能有今天这样辉煌和灿烂的成果”。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后全球化时代,泰康美术馆和广汇美术馆两家非营利美术馆相继成立,彰显了中国企业家推动艺术事业发展的情怀与信心,也体现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以“商业向善”为理念持续扶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理想高度和纯正底色。北京和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的“塔尖”,也是文化艺术的孕育地、汇集地、成长地。本次两馆合作开启了新一代民营美术馆的馆际合作,这对于推动京蓉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99艺术:泰康收藏自去年开馆以来,收到了外界哪些反馈,会如何沿着之前的收藏线索继续前行?
唐昕: 自开馆展“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在北京开幕以来,泰康美术馆已经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学术讲座、志愿服务、媒体宣传,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开放友好的艺术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泰康保险集团是国内最早开展当代艺术收藏的金融企业,在“以历史观的方法看待、研究当代艺术”的学术理念下,二十年来致力于收藏中国现当代艺术,初步建立起了一个颇具美术史意义的规模与收藏面貌,其中不乏美术史发展关键阶段的标志性作品和代表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多年来我们研究专注于本土20世纪以来的美术史发展,工作推进也分为不同的阶段。2009年我们第一次提出“1942年”作为断代节点,研究《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对于之后的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及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和当代艺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023年借泰康美术馆开馆展之际,我们把泰康研究和收藏的体系向前推至“1905年”,使得整个体系在一个更加宏观和大历史观的视野下观看中国社会进入到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后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接下来我们将一边继续完善已经持续了20年的泰康集团的企业收藏,同时开启泰康美术馆的馆藏工作。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99艺术:如何活化收藏,利用收藏对于美术馆公益,社会负责都有重要意义,你如何看待将收藏作用最大化的问题?
唐昕: 藏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这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以收藏保护美术史;二是多展示出来与公众分享,搭建艺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比如泰康美术馆聚焦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当代艺术以及朝向未来的新艺术,所以观众可以从泰康的收藏展中了解到一百多年来中国美术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泰康收藏的愿景就是成为拥有可持续生命力的艺术收藏有机体,为观众理解中国当代艺术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方案,进一步推动艺术生产和行业发展。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99艺术:泰康美术馆的目标是未来做成中国的MoMA,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唐昕: “美术馆”在西方出现的时候首先是基于收藏积累到一定规模后,为了管理、展示,以及彰显资产价值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先有收藏再有美术馆,可见收藏就是美术馆的基石。我在其他的采访中也提到过我对MoMA的理解:MoMA的发展时期,正好赶上了工业革命时代西方文明的迭代,其收藏包含了视觉艺术创造对现代化的反映。首任馆长巴尔在做收藏规划的时候,做了一个鱼雷图,他从库尔贝开始列出了许多艺术家的名单,可以看作是西方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阶段的坐标。这些名单代表了一个开始,西方艺术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代表了西方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的艺术的开端,而他要收藏的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明时期的艺术史,给MoMA确立了方向。这个断代所切割的,我认为就是手工业时代和机器时代、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断代。20世纪后期MoMA的视野从西方世界现代逐渐扩大到更为多元的全球文化的现代发展,到2000年以后波及到中国。站在第一世界的视角上去收藏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这是我理解的MoMA。
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暨泰康收藏精品展
展览现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成中国MoMA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通过收藏来反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进入现代化之后,我们文明的发展特征是什么,以及艺术与我们的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泰康近20年的收藏正在逐渐地形成表达这个思路的想法。泰康美术馆以建成国际一流美术馆为目标,聚焦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放眼21世纪的当代艺术,秉持“专业、经典、开放、友好”的态度,接续传统,弘扬当代,致力于讲好中国百余年艺术发展的故事。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打造城市文化版图新地标。
部分展出重要作品
陈逸飞:黄河颂
陈逸飞 《黄河颂》
布面油画
1972年
143.5×297cm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张晓刚:黑色三部曲 惊恐、沉思、忧郁
张晓刚《黑色三部曲:惊恐、 沉思、忧郁》
布面油画
1988-1989年
180×115cm×3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刘小东:吼声
刘小东《吼声》
布面油画
2021年
250×300cm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陈丹青:画室
陈丹青《画室》
布面油画
1997年
76×60.7cm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冷军:肖像之相-小姜
冷军 《肖像之相-小姜》
布面油画
2011年
120×60cm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03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邀请艺术史学家吕澎为学术主持,以在地艺术家的作品为样本,研究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艺术创作对地域文化的映照。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现场
展览涵盖了30位70、80后艺术家的架上绘画、影像和装置作品,呈现了四川中生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多样性和包容性。
此次展览由程基伟与丁奋起担任联合策展人,他们基于对川渝两地艺术生态的长期观察与广汇美术馆在对传统与当代大家深入收藏后,对于在地当下最鲜活的艺术家创作面貌以及未来美术馆持续与在地艺术生态链接的开启项目,两位策展人谈了谈这个项目的缘起与愿景。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现场
99艺术:“少不入川”是广汇美术馆地域艺术生态生长系列的第一个展览,开始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程基伟: 美术馆正值换展之际,借这个时机如何去表达美术馆对地域艺术生态的支持,我们把名字命名叫“地域艺术生态生长”系列,没有把地域局限于在成都本地或者是四川本地,这个地域概念有可能下一个系列会延展到西南、或者是西北、甚至新疆都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开始。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现场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现场
丁奋起: 这次同期开幕的“少不入川”展览,在策划之前广汇美术馆已经同成都的艺术家、艺术力量、某一个特定的艺术媒介已经有过不只是一两次合作了,包括在美术馆户外能看到的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的呈现,以及同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合作已经有三次了。从大的范畴来讲,这次“少不入川”展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和此前的铺垫做了一个很好的接续。比如说与UP-ON在行为艺术领域的合作,这次展览也有类似行为现场的录像作品展出。参展的艺术家也是我们以往关注或是已经合作过的艺术家。为什么广汇要做这样一个包含多元而丰富的创作媒介的展览,这也说明成都这个城市艺术生态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策划思路,很快在馆内形成了共识,从提议到展览落地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少不入川?——艺术盛年的群像
展览现场
99艺术:“少不入川”展览共有30位70、80后的艺术家,两位策展人是如何在策划主题之下选择艺术家名单的?
程基伟: 通过前期和艺术家沟通和大家的档期,之后根据展厅的实际情况。30位艺术家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刚才丁奋起也提到,除了绘画部分,还有影像、多媒体作品。
丁奋起: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展出的绝大部分都是新作,近一两年的作品,看这些作品对我有一些触动,不少和他们之前的作品面貌变化很大,说明这些艺术家们还在不停地思考,广汇美术馆既然是一个新的机构,也应该以一种新的、求变的姿态来面对这个行业。这次选择了这30位艺术家,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根据题材与展线考量的结果,之后这个系列不会只聚焦在川渝,会覆盖到更多的地区。
部分展出作品
卢贞:美丽新世界
卢贞《美丽新世界》
纸本水墨
2023年
245×390cm
邱岸雄:金枝-野温泉2
邱岸雄《金枝-野温泉2》
布面丙烯
2023年
150×100cm
王小双:远方
王小双《远方》
布面丙烯
2022年
100×130cm×4
李昌龙:忒修斯之船
李昌龙《忒修斯之船》
布面油画
2023年
100×160cm
朱可染:水何澹澹-26
朱可染《水何澹澹-26》
布面综合材料
2024年
110×2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