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防伪 DNA印章能为书画保真吗? 2007-02-06 01:33:00 点击:
书画防伪 DNA印章能为书画保真吗?
      长期以来,艺术作品特别是中国画的真伪问题都是困扰艺术品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真假难辨、鱼目混珠,不仅已故大师的艺术作品被仿冒,就连健在的艺术家们也不能幸免,为此画家们是各显其能,想出了各种防伪方法。 

  近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推出了一项全新的防伪手段——在印泥中加入DNA以保真。这种高科技的方式能否杜绝长久以来的书画造假弊病,引起了各方热烈讨论。 

  新闻事件 

  科技手段打造保真认定体系 

  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李成举介绍,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科技手段,打造一个保真认定体系和机制,加强对艺术品的保护,规范和净化艺术品市场,保护画家、收藏者的利益。工程共有五道“保真”程序:一是为作品编号;二是电分验证,即将画面上最难被模仿的地方通过设备记录、保存下来;三是画家手迹验证;四是提供画家及其经纪人合影;再就是加盖生物DNA印章。 

  DNA印章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采集DNA,再将DNA加以科学分析并保存,同时存档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并以某生物科技公司的专利技术,将DNA做妥善处理后混入印泥中,使其成为专属的DNA个性化防伪印泥。由于DNA保真技术属世界首创的专利产品,同时DNA序列具有独特性,所以李成举认为该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惟一性、权威性、长期性,可以解决长久以来书画作品鉴定困难的问题。但目前只能限于在世画家。 

  李成举介绍,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的印证工作即将展开,而且还要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此外,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比如本月11日的相关研讨会、4月份的真迹作品拍卖会等。 

  活动进展 

  目前只为一位画家做了验证 

  此前有媒体报道“此举一经推出,得到国内书画艺术界130多位名家热烈响应并踊跃参与”。该活动的独家网络视频媒体支持单位中国书画名人榜编辑部的贾主任透露,画家的选择很严格,既有吴冠中、黄永玉等当代一流画家,也有众多中国美协会员。 

  据李成举介绍,第一批计划免费提供防伪保真服务的画家共有46位,包括京津地区的史国良、何家英、袁熙坤,上海的程十发、刘旦宅等。“我们有好几条线路,比如东北线、沿海一线,对于这些名家我们可以上门服务。”对于其他画家,也只是收取50元成本费。 

  记者追问,目前已经为哪些画家作品做了防伪?贾主任说由于验证刚刚开始,目前只“做”了画家汪国新的。李成举的说法是,新闻发布会前就已经和吴冠中先生在电话里沟通过,他非常支持;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还为保真证书的设置提出了宝贵意见。 

  鉴定中心 

  DNA鉴定准确率可达100%推出 

  据介绍,DNA加以科学分析后,其标本、印章图形等相关资料会存档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今后书画持有者就可以亲自或委托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组委会为其验证相关数据是否符合。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闫警官介绍,这些数据是否已经在该单位的DNA处存档,还需要进一步查实。她介绍,DNA鉴定经常会在案件侦破中使用,比如从现场的血液中提取DNA与嫌疑人的DNA进行对比。她说:“每个人DNA中位点的数据都不一样,一辈子也不会改变,所以相对于指纹、笔迹,准确性更高,几乎可以达到100%。” 

  但是闫警官同时表示,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几乎没有鉴定过书画。 

  画家态度 

  以慈善、公益为名的陷阱太多 

  按说,去年因为书画打假而屡屡“出镜”的史国良应当很欢迎这一保真措施,而且他也被列入首批免费提供“保真”服务的名单中,但他告诉记者,这件事有所耳闻,但新闻发布会后组委会还没有联系过他。 

  “这个事情说不清,所以新闻发布会我没有去,如果能有中国美协的支持,我相信很多画家都会积极响应;如果只是零星几个画家参加,那我就会有顾虑,因为现在有太多假借慈善、公益之名的美丽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所以我想再多打听打听。”史国良说,他是出家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别人提供帮助是他的责任,但是以前就经历过不下一次受骗事件。有一次,某机构举行了一场资助儿童的拍卖会,号称拍卖会所得捐给慈善机构。后来他向慈善机构打听这件事,得知主办方只交了他们10%的管理费,剩下拍卖所得竟然不知去向。“最过分的是他们拍卖的很多作品是假的,画家来打假就摘掉;人一走,就又挂上。这样的‘善举’损害了国家的信誉、画家的名誉、藏家的利益。” 

  史国良说,他之前也尝试过各种防伪措施,比如变化画纸、画风,在画里做个记号、摁个手印。为了让别人了解你的措施,不得不说;但一旦说出去,没两天造假者就学会了。“我现在的防伪措施就是一边创作、一边出版、留资料。为了能和大家及时交流,我还在新浪、雅昌开了博客;如果时间紧急,大家还可以用手机拍了画作,马上传过来让我来把关。”史国良说。

  争论焦点

  有必要用DNA技术来防备伪造书画吗?DNA技术能否赢得画家和收藏家的认可?如果画家们同意采用这一技术,该用画家的DNA还是都用同一个人的DNA?如果都用同一个人的DNA,又如何保证众多画家的书画是真品? 

  DNA防伪是否有可操作性 

  正方:书画上“身份证”是大势所趋 

  李成举认为,书画收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真品、精品、创新之作,“真”是基础,可以维护各方面的利益,所以目前不管是画家还是收藏家都非常支持这项工程。 

  记者询问是否在意不同意见,李成举的回答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幅画拥有一个身份证,是必然的趋势。” 

  反方:高科技防伪推广有难度 

  早在2003年就曾接触过DNA防伪技术的《中国艺术市场》杂志主编刘心亮回忆,这项技术没有在当时推广开来,和画家对高科技的认知有限有关系。另外,现在很多画家更多的是认可官方机构举办的活动,公司来推广,很难让他们尤其是知名画家们买账。 

  果然,对DNA防伪这种高科技手段,画家们并不了解。以为采取DNA就得“流血”的史国良对记者说:“我们不能老流血啊,血液进了印泥还不破坏了原来的成分啊。”听到记者说DNA也可以从指甲中提取,他幽默地说:“干吗那么费事,有些画家画荷花吐口水也能防伪,挺好。” 

  印泥里应该加谁的DNA 

  正方:谁的DNA不重要,重要的是印证体系 

  记者开始以为,作品上的印章蘸的是艺术家本人的DNA印泥。但李成举说,由于保真工程的周期很长,每“做”一位画家都要40多天。为了缩减工作周期,主办方特意和吴作人基金会签订了合约,从那里“讨”来一盒印泥,印泥里的DNA来自吴作人夫人萧淑芳。2003年,萧淑芳九十以后新作展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展出的90余幅作品都采用了DNA防伪技术。这是国内书画家首次采用现代DNA技术保护自己的作品。萧淑芳共有两盒印泥。此外,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组委会目前还另外赶制出一盒印泥,里面的DNA则来自李成举。 

  对此,李成举解释说,要做到一个人一盒印泥缺少中间服务环节。实际上,谁的DNA不重要,重要的是印证体系,而且一盒印泥能使用1万多次,作品盖有一人DNA印泥,工作流程会简便很多。总不能谁买了画,都去找画家本人吧。当然,如果画家愿意,也可以为他特制印泥。但是据记者了解,每盒印泥合人民币售价高达20余万元。 

  反方:DNA拥有者难以保持公正性 

  “作品不盖画家本人DNA印泥,这个路子有点走偏了。”刘心亮质疑,如果盖另外一些人的DNA,那么这些人做事能否保证其恒久不变的公正、无私性,“如果给假画盖上了所谓的‘真’DNA印章,那就糟糕了。” 

  刘心亮认为,DNA的遗传基因属性也决定了作品加盖蘸有画家或画家亲属DNA印泥的印章更合适。 

  DNA保真体系与DNA何干? 

  一个非官方机构牵头清理书画市场秩序,是很需要勇气的事,也是很容易引起猜测、争议的行为。 

  然而这一活动的招牌武器,印泥中掺入的DNA,则被公认为准确率达100%的鉴定工具。如果真能用上DNA印泥,字画真伪一辨即明,岂不是一劳永逸,皆大欢喜? 

  但由于DNA印泥价格高达20余万元一盒,动员书画家买很困难,中国名家书画保真工程公益活动主办方退而求其次,让每位书画家都在作品上加盖蘸了含有萧淑芳女士或李成举先生DNA的印泥的印章,再经过其他程序,打造一个书画保真体系。 

  如此,绝对准确的DNA技术取代了相对难辨的书画艺术,这个保真体系裁判一切真假是非。由于印泥不是自己的DNA,连画家宣称某幅画不是自己画的也很难令人信服。 

  如此,中国当代书画的真假竟系于两个人的DNA印章? 

  如此,这个保真体系即使没了DNA,又有什么不同呢?(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 相关新闻
相关视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