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艺术家“外化而内不化”的心理状态 2007-08-29 21:31:14 来源:重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点击:
-

(杨纳 偷摘樱桃的新娘)

 “中国除了是个世界工厂之外,中国人现在在想什么?”

在德国柏林负债8000欧元展出中国80后艺术家艺术作品却因为部分作品内容包括过于刺激的性和暴力成分被柏林有关机构取消展览的年轻策展人颂雅-蕾希特(Sonja Richter)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展览的初衷。

2007年5月28日上海美术馆举办为期一月主题为“果冻时代”的展览,展览了60多位“80后”年轻艺术家的300多作品,策展人张晴指出本展览旨在全面考察中国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创作倾向及创作特征。也可以说是希望通给这次展览探索这群年轻的艺术家在想些什么。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80后”一代艺术家正在以迅速并凌厉的攻势涌进我们的视线,给酣睡了太久的国内艺术界猛地一锥子!被扎醒的前一辈艺术家们吃惊的发出一句“瞧!这群孩子~~~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惊异的发现眼前的不再是那个整日守着“小霸王”的孩子,他们的文字不知不觉间竟然抢夺了出版界大半的彩头;他们的粉色的绘画也似乎正在抢夺着父辈艺术家那昔日夺目的鲜红。他们用透明的,柔软的,粘稠的,略带弹性的果冻挑战着上一辈艺术家用血和汗铸造的钢铁意志。

我在分别找处在80后不同层面的人群讨论了“80后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这个话题,“缺乏责任感”,“相对前一辈缺少红色记忆”,“不囿于传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超”“叛逆”,“不安分”从和他们很随意的谈话中取梳理出这样多的有明显针对性的特点来。更让我奇怪的是这些特点有一些和前一代艺术家表现出的特点有许多相同的一面的,但却又存在许多截然相反的地方。比如在谈话中多次提到的“叛逆”“不安分”“不安于传统”这些特点都与前一代艺术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又同时暴露出责任感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参与性不强等特点却与前一代艺术家截然不同。“这代人在羽翼未丰前就开始想要挣脱儿童这个称呼,却又要不断回头以儿童的身份回避成年的压力。”策划这次果冻时代展览的张晴也发现了80后艺术家体现出这种矛盾的特点。在面对当前这个时代和社会时80后的艺术青年们总是以一种不认同的怀疑态度面对,对于社会他们有自己敏锐的视角和比前一辈更加准确的判断。在思想上还在小小的年龄就表现出超乎自己年龄段的成熟,但却在行动上尽力的回避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较上辈的艺术家们似乎缺失了那种敢为天下的气魄,却更多以一种游戏的,幻想的偏安状态出现。

在进一步的观察比较比较中我发现了80后艺术家表现出了一种“外化而内不化”的状态。“化”是指被时代和社会同化的过程,“内”“外”分别只人的行为和内心。也就是说80后的一代艺术家是处在一种“内心”与“行为”矛盾的挣扎中。

80后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前辈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处在各自浓烈的时代背景里。《追寻80年代》一书封面上就写着“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是启蒙祛魅的年代,这是复兴崛起的年代。这是需要追寻与怀念年时代,这是尚待品评和反思的年代”。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80年代永远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激情让人向往的逐梦时代,理想主义和积极投身社会意识形态改造是这个时代每一个青年或多或少的主流心态,因为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最革命的血液和对于动乱饥荒的童年记忆从里到外构成了他们这种积极的心态,一种积极的参与社会的状态。

80后一代恰巧出生在这样的时代,所以对于80年到89年激烈的文化思潮是一种在场却未能参与的状态。真正开始记事正好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90年代的十年,这个时代的浓烈气息是从物质生活的激烈变化中体现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从这些小学生的造句中就可以有所体会。80后成长的是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形容虽然有一些夸张,但经济带来的巨大改变的确也改变着80后一代生存环境,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当飞速的,就以我家为例: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搬了三次家,从30多平米的弄堂大院,变为70平米的职工楼房,再到150平米的小区新居;电视也从17寸变到21,29,发展到背投;这样飞速的发展必然带来“变化”和“适应”的矛盾。前面有提到的“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也是在这样的变化和适应的过程中适应的,但是在得到这种能力的同时似乎80后一代也为适应这种变化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也就是这种“外化而内不化”的心理状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