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为深圳带来“新视觉”
2007-09-12 19:03:15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次
-
“我是个‘80后’,我所生长的环境是中国发展最快的阶段,让我敏感的是发展中的冲突和矛盾。”这是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生王川在作品旁撰写的自述,像王川一样,很多“80后”的毕业生都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和老一辈艺术家相比,他们明显已经有了不同的关注点。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新视觉’07:第四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作为何香凝美术馆主要的年度展之一,“新视觉”展览以呈现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成果,提示新的艺术表达和发展为基本宗旨,是何香凝美术馆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的一个学术平台。本次展览以感性的形式与趣味为主题,展示了来自9大美院油画专业42位应届毕业生的92幅作品,以“感性的形式”和“风格与趣味”两个单元分别呈现。与以往不同,本届关注的侧重点在于创作的感性形式与风格趣味问题,着重表现艺术家面对现实问题的个人情感反应、诗意表达和对艺术风格的探索。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80后”的感性表达
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空顶着热气球练习飞行,大峡谷中的女孩吹着五颜六色的泡泡发出求救信号,在一座美丽幽静的后花园里,公主的背影透露出忧伤,远处王子的身影渐行渐远……四川美院毕业生余文砚以自己的梦境为背景创作了一幅三联故事性油画,在“80后”的创作中,处处可见这样感性的画面。这一届毕业生都属于“80后”。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他们对环境的感受较多直接而感性的认识,而少有理性分析的意味,更没有理想主义和历史性宏大叙事的影子。
悉尼歌剧院被大水淹没,记录城市历史的老工业区被拆除,理想的生活空间被用一种梦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些画面里,对环境污染的忧虑、对历史消亡的痛心,对生活空间的畅想,“80后”艺术家都用一种感性的语言表达。何香凝美术馆的策展人认为,“感性”是“80后”一代艺术家对当代环境的基本认识和反应模式。相对于理性的分析和语言表达,他们往往能够从个人经验出发,以一定的尖锐性和复杂性,表现出当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真实而细微的生活感受。
扮演艺术先锋角色
潘颖琦的作品《归去·来兮》挂在展厅正中,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不仅因为这幅作品色彩鲜艳,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幅规规矩矩挂在画框里的作品,画面由不规则、甚至突起的几个平面组合而成,在绘画中引入了装置的概念。这批“80后”艺术家的作品,在形式与风格的探索上倾注了大量的兴趣和精力,这使得国内美院的油画专业扮演了与西方传统“学院派”迥然不同的艺术先锋角色。无论在图式语言、媒材形式还是风格技法方面,近几年毕业生的创作都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和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国内艺术界的面貌和趋势。策展方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既呈现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表现,也展示他们对新的艺术语言的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