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大道2970弄3号大楼的门楣上依然挂着“画家村”三个黑色的大字,但楼里原本近200名画家的工作室已经被万家灯火取代,那三个字过往的故事也已鲜有人知。
3号楼画家村兴盛一时
“您知道这幢楼为啥叫画家村吗?”连续多位3号楼的居民都摇摇头,他们搬来这幢24层高楼大都只有两三年。该楼保安丁国梁住在附近快30年,他只知道这幢楼曾经住了很多画家。画家们最后被赶走,他说是因为他们尽在楼周围的墙上乱涂乱画。
正对大楼门的一堵白墙上,还依稀看得出一块挨一块用各种颜色涂写的画展预告。当年的繁荣和画家们的个性唯此还可窥见。“你到大楼外面的围墙看看,都是他们画的,灵感来了,半夜就起来乱涂。”丁国梁说。墙壁虽经多次粉刷,还是很难完全清除,让当地的街道居委会很是苦恼。但有趣的是,画家村却被当做一个楼名保留了下来,这里的物业如今还称作“久实物业画家村管理处”。
据小区里几位老人说,画家村所在的3号楼和旁边的4号5号虽是同一工程队所建,却属于不同的业主。4号5号是高桥化工企业安排员工的住房,而3号当年由另一开发商出钱,因为办不出大产权证,无法出售。2001年就租给了画家。
这名画家正是刘钢。
但是,令他也没有想到的是,画家村招来了当时媒体的热烈报道,以及随后市、区政府官员的访问。人们仿佛第一次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所谓产业的某种规模化特征。这给了刘钢很大的推动和启发,令他日后屡遭挫折,也始终不肯放弃重建画家村的梦想。
“那时候可有名呢。”小区里的老人们说。不过,他们似乎并不因此对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更有好感,相反,放浪漂泊,投机淘金是这些普通老百姓对画家的印象。
徘徊中的反思
2004年,由于和开发商的三年租约到期。加上时年房价飞涨。开发商不愿再和刘钢续约,转手将大楼卖掉,用于安置拆迁居民。刘钢只好退出。楼中画家作鸟兽散,有的甚至只好离开上海。
刘钢想做的,就是为这些真正的艺术家提供一个艺术创作和交流、展示空间,汲引一些有文化理想和艺术追求的艺术家,建一个有较高水准的画家村。
新画家村挂牌在即
就在9月末,上海金罗店开发有限公司和刘钢签下了一纸5年合约,将宝山区罗店北欧新镇约2万平方米的地块交给刘钢的公司运作,“北欧新镇上海画家村”很快就要挂牌。
照片上的北欧新镇一幢幢欧式小楼高低错落,不宽的青石板路上还设了长椅,颇有异域风情。附近另外2万多平方米开发咖啡馆餐馆等设施,和画家村分隔开来。开发商也意图借助画家村的艺术特色,提高区域文化品位。凭借画家村的价值和潜力,刘钢以较低的租金谈下了这些场地,出租给画家,自己并不想从租金中赚钱。
正接受采访时,几名老外和刘钢打招呼。原来他们来自意大利一家艺术机构,想在北欧新镇画家村租下一个三层的小楼,除了展示作品,还供国外来沪的画家暂居和创作,以及举办中外艺术交流的沙龙。
刘钢说,北欧新镇这次不仅仅招画家,还要招国内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拍卖行、艺术机构等入驻。目前,已经有30多个租户要和刘钢签约。
宝山区的副区长也已经约定要和刘钢面谈,共同商议如何打造好这张宝山区的文化名片。刘钢已经准备了一份详细的策划书,勾勒画家村的未来。
“2万平方米还不够大,”刘钢说,“如果经营得好,希望再向周围扩展出去。”对于5年后的续约,刘钢很有信心。
【编辑:亢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