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艺术收藏”带动了“艺术市场”这个说法恰当吗?艺术市场和艺术收藏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互动关系?
林松:我认为是这样的,艺术市场是很宽泛的一个概念,艺术收藏只是艺术市场里面的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收藏家买走了,收藏了,产生了这么一个交易的行为,这是市场里面的一个交易环节。有可能作品流入到藏家哪里,不再流出了,这就变成了一个终极的收藏。所以收藏在艺术市场中起 了决定性作用的。但这并不等同于艺术收藏就代表了艺术市场。因为艺术市场里面有很多环节,比如说艺术家的价格,涨价的幅度,跟画廊的配合,跟收藏家的关系,跟策展人的关系等等,都在艺术市场的范围里。收藏只是一个终极的环节。
记者:目前,中国本土的收藏力量到底有多大?有没有一个比例?
林松: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在慢慢成长,尤其是经过前一轮的突飞猛进也好、或者叫繁荣也好,进来的人比较多。不过虽然它在成长,但总体的数量还是很少,真正成熟的还是很少的。我们不能完全把它限定为中国本土的收藏,我更愿意把它说成是华人的收藏。比如在台湾的也好、印尼的也好,新加坡也好,还有香港,都有人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我觉得这是一个华人的范围和概念。根据西方、欧美的收藏来讲,我相信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要得到中国本土上的配合,或者是有力的支撑,会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市场。仅仅靠海外的、欧美的购买力的话,还是不太平衡的,或者是有缺陷的。
记者:金融危机对对艺术收藏界来说,是一个“捡漏”的大好时机吗?
林松:我认为是这样的。所谓“捡漏”就是要买到物美价廉好的东西,或者是值得买的东西,而不是单是价格便宜的问题。比如假东西,你明知很便宜,也不会去买。市场有很多偶然性,它涨的时候,可能显不出什么好和坏;反而弱的时候,有很多人会挺得住,会经得起考验。我觉得一个作品有它的艺术和商业价值,但却被低谷或是一种声音掩盖掉了,这才是真正的“漏”。就像一些年轻的艺术家,没赶上什么“爆炸期”,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创作、在努力。我觉得金融危机之后,对这些新艺术家的成长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