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改造:萨科齐野心堪比拿破仑 2009-04-21 10:24:19 来源:外滩画报 点击:
今日的巴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形象是150 年前由拿破仑三世和豪斯曼男爵的大规模改建计划塑造的。如今,萨科齐总统正准备再次对巴黎大动手脚。他召集了十位著名设计师,其中包括多位普立兹克奖得主,来为即将实施的“大巴黎计划”做规划。或许不久的将来,巴黎将真的“大变样”。

      今日的巴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座古老的城市,它的形象是150 年前由拿破仑三世和豪斯曼男爵的大规模改建计划塑造的。如今,萨科齐总统正准备再次对巴黎大动手脚。他召集了十位著名设计师,其中包括多位普立兹克奖得主,来为即将实施的“大巴黎计划”做规划。或许不久的将来,巴黎将真的“大变样”。

      提到巴黎,人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凡尔赛、卢浮宫、香榭丽舍、赛纳河等浪漫的词儿,行走在这座“每个拐角处都有历史”的城市里,一不留神就会经过巴尔扎克曾经躲避债主的小巷,或是雨果经常光顾的咖啡馆。谁能想象20年后,高速轻轨在巴黎上空掠过,古旧的街道变成了宽大的绿化带,老式的房屋被改造成中央公园?

     萨科齐正准备将这种想象付诸实践。他召集了十位建筑师,让他们将巴黎规划成为世界上首个“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生态城市,而且要想办法缩小城郊的差距。被萨科齐邀请的建筑师包括三度普立兹克奖得主、设计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最近赢得巴黎一地标性摩天大楼设计机会的2008年普立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JeanNouvel),以及被视作城市新思维领军人物的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和1968 年法国新左翼运动的代表人物、著名建筑师罗兰·卡斯特罗(Roland Castro)等。

      尽管大多数法国的领导人都想在任职期间给巴黎“增砖添瓦”,但萨科齐的野心远远超越他的很多前辈:他绝不仅仅满足于在卢浮宫前放两个玻璃金字塔,或者是像蓬皮杜那样冠名一个艺术中心,当然也不会像希拉克那样在赛纳河边建个博物馆。萨科齐打算让这座城市脱胎换骨,他请这些艺术家们充分地异想天开,设计一个能与“大伦敦”相提并论的“大巴黎”(现在巴黎的面积仅相当于“大伦敦”的1/15)。

      大师们“华丽的冒险”

      经过6 个月的畅想,建筑大师们在3 月初呈递了华丽的计划,其中最大胆的莫过于波特赞姆巴克了,他试图将巴黎的火车东站和北站拆掉,在市中心以外修建一个独立的大型欧洲火车站,作为欧洲之星铁路线的枢纽,通向伦敦和布鲁塞尔;不仅如此,他还将在被看成分割城郊的环线上打造一条高速轻轨。

      罗杰斯则认为过多的铁路干线会将巴黎分割得七零八碎,所以他打算用庞大的公共公园和绿化带覆盖主干道,把繁华的市中心和相对落后的郊区连接起来。

      其他方案则充满诗情画意,让·努维尔计划建一条环城绿化带,把整个城市围起来,今后不管城市怎么建设,都不能超出这个绿化带。而且,他还会在这些林子周围修些漂亮的塔楼作为修饰,绿化带的外沿是长达620 英里的社区花园,城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无限的绿意。

      42 岁的建筑师贾梅尔·克鲁什(Djamel Klouche)是十个建筑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提议把卢浮宫金字塔迁移到熙熙攘攘的都市铁路汇聚中心,使这座巴黎最大的文化建筑物成为进入市中心的入口。无独有偶,卡斯特罗也提议搬迁现有纪念性建筑物,包括凡尔赛宫,移到远离市中心的社区,除此之外,他还想方设法让巴黎展现美感,提出要在巴黎市中心建造一组外形犹如8 片花瓣的新文化地标式建筑,政府各部门也要搬迁,并在巴黎郊区分别打造类似纽约中央公园的大规模绿地、仿效华盛顿开放式公园的绿色商业区以及一座大型歌剧院。
  
      尽管最后花落谁家尚不确定,但所有的方案都试图通过对城区的改造和扩增扭转日益增大的城乡差距。
  
     拿破仑三世之后最大胆的尝试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萨科齐的这次构想是继拿破仑三世改建巴黎之后野心最大的计划。19 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曾对巴黎进行了天翻地覆的改造,把当时拥挤不堪、流行病肆虐的巴黎变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模样,从那以后,再没有人对巴黎大规模地动手动脚。
  
      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大量人流涌向巴黎—一个从中古时期就再没有翻修过的逼仄小城。拥堵的人群导致肮脏、嘈杂,流行病也相继而来。1852年,新即位的拿破仑三世委任豪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 大展其宏图。豪斯曼的改造包括拓宽街道、修建大型房屋和豪华旅馆、修缮下水管道和城市供水系统等等。
  
      拓宽街道是豪斯曼最大的项目,他规划了城市的南北中轴线,并且用东西南北的主干道将中古时期的巴黎分成不同板块,第一次将几何对称的理念带入城市规划中。豪斯曼翻新了巴黎的每一个街区,拓宽后的街道分散了拥堵的人群,减少了流行病的发生,他还巧妙地在街道两旁种上栗子树,很好地衬托出街道的几何美感。
  
      豪斯曼的第二大计划是重塑巴黎的建筑,让它们和新建的街道显得般配和谐。他把沿街的房屋都加了一层,这样看起来就气派多了。不仅如此,豪斯曼还修建了歌剧院、名人纪念碑、火车站和政府大楼,而这些建筑都融入了他所钟爱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豪斯曼还将巴黎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他围绕赛纳河由内而外把巴黎划分成20个不同的区域。同时,由于中世纪的下水道和供水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区域居民的要求,豪斯曼决定进行大幅的改建,他不仅新增下水管道,让原本臭气熏天的城市变得洁净起来,还把废物管道和污水管道分离,从而把废物用作有机肥灌溉农田,经济节省。
  
      这次改造让巴黎“改头换面”,从一个陈旧的中世纪小城一下子变成了崭新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现代都市,豪斯曼也成为后人改建城市效仿的典范。

      政治与城建密不可分
  
     “大巴黎计划”在那些持反对意见的社会学家看来就像“特洛伊木马计”,他们认为萨科齐和其他左翼人士想打着这个幌子扩充自己的势力。而和萨科齐针锋相对、共同角逐2012 年换届竞选的巴黎市长德拉诺,也一直在积极筹划他的“城郊结合”计划,近期,他用3年筹备的结果也即将出炉。
  
      “大巴黎计划”确实给萨科齐的仕途带来了好处,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他因为该计划在萧条期提高了民众支持率,前不久,在《费加罗报》发起的民意测试中,其支持率比上月增加5 个百分点。
  
      正像《纽约时报》一篇文章里写的:“在巴黎,政治和建筑似乎是密不可分的。”萨科齐的“大巴黎计划”实际上是他在职期间所设计的一场关于城市规划和政治关系的讨论,即如何处理中心城区和郊外街区之间的分化。长久以来,法国文化的排他性引起了很多文化冲突和种族纷争,诸如当年的巴黎骚乱。现在,人们开始讨论法国文化如何在坚守自身的同时接纳其他文化。
  
      在巴黎,外环公路如同城墙一样把这座城市分成了两个部分。墙的一边是市长德拉诺领导的巴黎城区,生活富足的小资们在这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高额的税收、昂贵的劳动力和僵化的城市保护条令(如禁止修建摩天大楼等)又限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墙的另一边,每一个城区都由单独的政府管理,这些地方尽管修建了一些高级别墅区,但大多数居民还是很贫困,交通和公共设施都很不完善。
  
      “大巴黎计划”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巴黎的机会,建筑师们努力想把单一而古板的巴黎打造成一座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不管十个建筑师中谁是最后的赢家,结果都值得我们期待。
  
      经济衰退期大兴土木是否合适?
  
      当年,拿破仑三世的巴黎改造不仅带来了一个现代化的巴黎,也带来了超乎预料的高额支出。在一篇名为《重建巴黎的财政与政治:1860-1870》的文章中,豪斯曼说,1851-1869 年间巴黎重建花费了25 亿法郎(这个数字相当于纽约1955-1966 年财政支出的44 倍),拿破仑三世和豪斯曼没有预料到开支如此之大,也没有为城建募集到资金;工程越来越大,开销也一发不可收拾,巴黎人都觉得城建似乎遥遥无期,而且豪斯曼和拿破仑三世还肯定谎报了开支数目。巴黎重建让政府负债累累,直到1870 年第三共和国接管了他们的债务,当然,也接替了他们的政府。

     现在,萨科齐野心勃勃的“大巴黎计划”就要开工了,他的政府能否买单还没有人作过预测。不过英国《卫报》倒是评论道,经济低迷期,人们真正需要的也许并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看起来多么完美和谐,也不是怎样设计一个中央公园和绿化带把城郊紧密连接起来,他们更加需要完善的教育和就业保障,需要发达的商业和生活方式。巴黎市民所期望的巴黎不应该徒有其表,而应该名副其实。
 

 

 

【编辑:仕贤】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