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庆伟:大家好!我是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蓝庆伟,是本次论坛下半场的主持人,现在我们开始“新绘画及其边界”讨论会的下午场。下面我将讨论下半场的议程介绍一下,下午将进行8位艺术家的主题发言。他们分别是杭州的余旭鸿、李青、薛峰、陈彧君;西安的王风华;南京的陈辉、包忠;北京的张小涛;讨论会最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杭春晓博士为本次论坛做总结发言。首先进行发言的是杭州的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创作有着相似性,即把绘画当成是一种新媒体、开放的空间来思考自己的创作!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分析性”,这种分析性包括观念的逻辑和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方式。他们从身边的、现实的、社会的问题出发,朝着观念的方向去引申。下面有请第一位发言人余旭鸿,余旭鸿现任教于中国美院油画系,他在作品中十分关注“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并做了大量的实验,而在他08年博士论文《绘画与光影》中更是做出了详尽的理论基础研究。
余旭鸿:我今天讲述一下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考察,对于今天的论题“新绘画及其边界”,我将谈一谈对新绘画概念的拓展。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一问题的最初提出可追溯到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光学(optics)与视觉(optic)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根,它们互相纠缠在一起。史学家已认定,早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的春秋时期,墨子就观察到小孔成像的具体现象。17世纪,开普勒经过光学与医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视觉具有与照相机同样的功能。眼睛的瞳孔就像照相机暗箱的针孔一样,进来的光被晶状体液所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一个倒着的图像。
绘画如何呈现所见之物?如何把我们看到的事物转换成二维画面的视觉呈现?透视法与明暗法是西方绘画呈现三维现实的幻觉的主要手段,光学与暗箱的研究则是它的两个拐杖。依据光影科学引发的视觉追问,绘画如何呈现所见之物这一线索,从布鲁内莱斯基的线性透视法到阿尔贝蒂的“视窗理论”,以及丢勒版画中的透视法视觉呈现,透视法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透视法的发现,透视只能表现往后退的效果,不能表现往前凸起的效果,所以达芬奇花毕生精力研究如何凸起的效果,这就是浮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