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的环境下我们怎样来看叙事?当市场和权力系统控制着绘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今天这些做实验艺术家们的位置在哪里?学术支点和思想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讨论会对话的一个缘由。陈卫闽现在的绘画符号越来越多,这种农村的广告并不是艳俗,是表现主义的波普。他们当时所做的那些实验是对四川的这些艺术家产生深远影响的。四川跟中国美院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院的体系、学派、艺术史的背景都很强,四川的艺术家多半重视体验和生活,慢慢的把生活提炼成一种艺术语言,更多的像是一种长出来的东西,她不具有艺术史的宏观分析的能力,因为刚才我看陈彧君他们的作品有一个体会,他们有一点偏离中国美院,虽然他们作品的样式是中国美院出来的,比较讲究语言的逻辑化,但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有乡土,有乡愁,有自己的经验,谈到亚洲概念就会涉及到地缘政治,家族基因以及社会学的东西,我想这跟他们个人的历程是有关系的,这也是中国经历变革之后每一个人的追问。我是从县城长大的,我很了解县城对传统文脉和记忆的摧毁,追问现代性背后的心灵史,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微观的生命的意义。所以记录这种农转非等消失的传统或是我们在抵抗全球化,用我们地域里面天然有一种现代性或是国际性。我文章里举了三部电影,贾樟柯的《小武》是90年代比较早的表现县城里面人的心灵史,尤其是文艺青年的心理状态。李一凡的《淹没》是在中国做记录片的里面是表达城市剧烈变化的生命和抗争非常有力度的作品,他不是简单的政治性的反抗制度,还有一种平静的东西,通过戏剧化的矛盾,把这种批判隐含在不动声色的记录之中。陈卫闽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我有深远的影响,这种记录对后来做绘画和研究的人有参考意义。
下面开始介绍我的作品,08年我开始把我四年前的一个草图找出来放大,这种图片来自网络论坛,我用这种图片的时候总是要花长时间来思考它与我的关系。我喜欢这种变态的、伤害的、偷窥的东西,它有一种心理的刺痛。论坛里的偷拍照片往往都是劣质像素图片,这种粗糙感是传统绘画中最为忌讳的图片资料不清楚,不好处理画面,一旦放任图片的模糊就有类似里希特“虚”画法的危险,这正是我一直不敢碰这组图片的症结所在,况且传统绘画的观念在这里是失效的,网络上的图片冷酷得多,没有那么的温暖,后来我索性冲洗放大了这组低像素图片,更大的粗颗粒很吸引眼球,长时间的思考和观察,让我有画点彩的冲动,放弃了用传统精绘填图的方法。.可以从印刷的痕迹来重新阅读这些低像素的图片,也许今天的绘画不是观念的简单插图。符号化的复制、绘画性的放纵、图像修辞的篡改和挪用让今天的绘画困难重重,绘画也许在网络中可以寻找到新的视觉元素和新的图像资源?新绘画可以吸收其他媒介的视觉元素和新的美学特征,其语法正在延伸出新的观念和方法,让绘画脱离原有的语义和语境,在新的边界中去寻找自由的表达空间。当我们在网上遇到图片来把它作为我们的资料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符号的谱系的话,这个图像很可能是乱的,我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绘画的边界非常开,至少在网络里面,他打开了我们很多未知的东西,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这里也是第二现场。尤其是那些大众把图片传到网上之后,我们梳理出一种逻辑出来,我想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家所做出的一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