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模式
晚清以来,中国被“一切向西方看齐”这条“疯狗”追得拼命狂奔,人家有船坚利炮,我们也要有;他们穿锦衣华服,我们必须抛弃长袍布衣;对方开PARTY,咱们也不能不识高脚杯……从广义上讲,并不存在不同文化和艺术优劣的比较,但面对枪口和贫富差距时,这种比较会变得无比现实。文化的比较,只能进行结果的对应,却无法复制土壤的基因。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除了国有企业的实力,最为世界称道的仍然是来自民间、凝聚无数小人物智慧的温州模式,这种模式尽管受到各种宏观政策的掣肘,法律法规的牵绊,人情世故的撕扯,人力物力的局限,依然在30年的时间里,走出了自己的形态和模样。这种形态是致富,模样则是活力。
对于很多致力于建设美术馆的投资人来说,想在有生之年建立一家中国式的大都会或者古根海姆确实有点难,因为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建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和喜好的美术馆则更有现实性。每次谈及建设美术馆的目的,不必都是一副热爱艺术、弘扬文化、拓展价值的腔调,有时候,一个美术馆的建立、发展,不过是源自最朴素的理由,如同温州模式,无非是因为想要更好活着的基础愿望。
这些朴素的理由中包括:一个热爱父亲的孩子完全可以建一所儿童画的美术馆,这种收藏所需经费比起当代艺术简直少太多了,却可以真正对儿童教育和艺术培养起到莫大的作用;一个不懂得艺术的人,也可以因为对母亲的思念,办起了剪纸和年画美术馆,因为那是儿时的回忆;一个喜欢艺术的人,也可以对艺术作品是如何从无到有产生兴趣,进而建立起全国最大的手稿美术馆;甚至,一个并不致力于伟业的人,可在自己的楼盘建立一个涂鸦美术馆,供任何有兴趣创作的来此涂涂写写,而从中发现了天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谁又能说这些不是好的民间美术馆呢?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