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印象:
那是城市繁华区一处较为高档的社区,原本应该超豪华、超宽敞的四百多平方米居室,竟摆满了正在创作的画作,油彩、水墨还有许多作画工具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唯一可以看到生活痕迹的,只有一套老款的沙发、几张并排的、已有些年代的八仙桌和一组还算讲究的茶具。
这就是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现代艺术学院院长邓国源的画室,它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是:一个让人永远处于创作中的场所。而我对邓国源教授的第一印象便是:艺术创作似乎是他生活中更重要的部分。
走进这个画室应该是一个偶然,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对于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我作为一个外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我不知道怎样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作品,也不了解艺术行业中的流派与时尚,只会用我本能的直觉看作品,用内心最真诚的感受与艺术家们沟通、交流,而最能打动我的则是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促使其能有如此创作的内心世界,以及那能带给他创作激情的“精神场”。
见到邓国源的时候,他刚从德国回来,人看上去似乎还有些疲惫。他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匆匆来去,有时在德国只能呆上三个小时,就为了参加一个画展的开幕式。而他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却已经在德国各大博物馆、艺术中心以及知名画廊举办过许多次了。2007年,他的名为《在花园》的个人画展在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展出时尤为轰动,不仅博物馆广场挂起了多面中国国旗,在德的艺术大师昆特·约克、依门道夫、戈拉贝克以及中国驻德大使、文化参赞等也都悉数到场,参加了隆重的开幕式,依门道夫还带病作了一个小时的即席发言。据说,就在这次开幕式前,还闹了场笑话。原来德国的摄影记者只知道邓国源剃着光头,当接他的汽车一到现场,他们就把镜头都对准了从第一辆车上走下来的“光头”一通狂拍,哪知那天邓国源选择坐在了后面朋友的车上,看到同样剃着光头、自己带去的摄影师得到如此“厚爱”,他忍不住在一旁偷笑,等记者发现他们认错了人,选错了对象,便把更大的热情送给了这个真的“光头”邓国源。
也许会有人好奇,为什么邓国源这位中国艺术家会受到德国甚至西方人这么热烈的推崇与喜爱?我也是在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贝阿特·赖芬沙伊特博士对邓国源画作的一篇评论文章里才找到了答案。
文章中写道:“一张轻柔的宣纸,一支毛笔,用笔点上少许的墨汁,墨汁随着毛笔在这张纸上运行,慢慢地渗透和散发开来……有什么能比这更迷人的呢?西方观赏者眼前看到的材料虽然简单,但是,他们很快便明白,其精神的表现是多么深刻和宏大呀,在邓国源的作品里,他用独特的花园造型来表达对自然的见解,深色的和不可测的黑色作为背景,衬托着安逸抽象的田园景色,有时这种安逸的情绪让观众体会到了一种莫名的激动。在他无数‘花园’构图中,他让观众分享他种种的视觉跨越、他情感的起落,以至跟随着他深深地沉浸于那博大无比的大自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