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男,36岁,天津美术学院老师,讲素描、色彩等基础课,后又攻读本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绘画需要空间,会客、与朋友、同行聊天更需要一个较为隐秘的空间,校方提供的画室太小,15平方米,张驰就在6号院租了一个100平方米的空间,建了他的私人工作室。平时,除去学校讲课,张驰就在这里思索、创作,或是功夫茶一泡,与朋友们畅聊艺术绘画的新概念与新思维,每天呆到很晚才回家。
张驰生于丹青之家,从小习画。但他并未像父亲那样主攻国画,而是选修了西画,并于西画中选择了国人至今不太欣赏的当代艺术。张驰的观点是,艺术家必须得是有所创新,跟着别人跑,画得再好,也是画匠。
张驰的画,内容抽象,虚幻的东西太多,风格可比毕加索。譬如:富士山似的一座山,山体通红,山头白雪皑皑,半空中悬一蓝色巨手,手掌中长一黑色巨眼;又如:肌体强壮一裸男,不成比例的小脑袋顶部长出两棵小树,躯体上长出13朵硕大的白玉兰花,大腿左侧还悬一白色马首,马首下方一片血样的红迹。张驰于笔墨中埋入他批判性的思维和深奥的哲理,他创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和严肃,一幅画,修改无数次,以致他的作品一年也就十几幅。
这样的画是否有人买?张驰似乎不太在乎这问题。他说,好的创意必须得是创新在先,而要创新就必须得是向前先走几步,而你先走了几步,一些人审美跟不上,自然就会出现对你的不理解、冷淡,甚至排斥的现象。试想当年毕加索,人们对他的作品,初期不也是骂声一片,不理解至极点吗?后来人们接受了,欣赏了,但对他的作品,社会上仍是争论不休,骂声不断,直到他50岁艺术声望抵达顶峰时,仍有不少人骂他。但结局如何呢?最终他被誉为大师。所以,张驰强调说,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待、等待、再等待,直至等到社会认知的到来。
像张驰这样的青年画家,6号院里有好几个。与传统的美术作品相比,他们的作品充满叛逆、或说是超前的色彩,习惯于欣赏传统美术作品的人们,理解不了他们所要表述的内涵,反映出来的态度,或是予以批判,或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如今则不同,创意产业的概念从伦敦发起的那天起,画家,特别是最新涌现出来的、极富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就被列入到创意产业生力军的行列,他们的创作被认为对动漫、广告方面的设计与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同时他们的作品也被认为越来越具有审美和收藏的价值。创意产业的浪潮冲进中国后,新思维、新观念让人们对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中的架上类作品,有了新的认识。北京、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兴起形形色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特别活跃的一部分人,是那些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虽然不被大众看好,国内市场不大,但却不断被海外的收藏家买走,其中不少作品后来还走上拍卖场,有的还被拍出天价。
张驰等大批青年画家是在以上这种背景下聚集起来的,6号院里有,天津其他几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也有。创意产业园以各种方式为这些青年画家提供创作、交流和展示的场所与机会,为他们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在其他地方,这些青年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可能会被冷落。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个崇尚创意、创新的环境里,这些青年画家、连同他们的作品,被视作未来的有生力量,潜在的黑马。记者采访时,6号院刚结束一个“6号院艺术家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多数都是当代艺术类作品,其中就有张驰《谜系列》中的一幅作品。据悉天津11届美展将于本月18至24日在6号院展出,大批油画、版画和动漫的原则作品参加展出。
张驰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的作品并非无人欣赏,其销量虽然不大,但足以维持其生存。他对眼前的困境看得很开,他说,艺术品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高端的市场,尤其是一个新生的艺术流派,其潜在的客户群有时你是看不见的,即使有,也不会很多。但是,当人们一旦认识到了你的艺术价值,将会爆发出一个巨大的需求来,到那时一个新生的、原本被人冷落的艺术流派,将会为作者、为社会赢得很大的财富。当然,这期间会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在这等待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需要有人去养护。
创意产业的提出与发展始于英国伦敦。之前英国的艺术家们,特别是画家们多是单干型的散兵游勇。后来伦敦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画家们集中在一起,以形形色色的基金、协会和政府出资举办各种艺术大展等方式扶植他们,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帮助他们走向世界的艺术舞台。结果数年后,伦敦艺术品市场,特别是当代艺术类作品交易市场异常活跃,为伦敦政府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如今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大城市,也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源,像张驰这样的青年画家们开始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注。但愿他们能像英国伦敦的同行们那样,得到政府层次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以便他们尽快地走向世界,走上国际艺术品市场。
【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