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衍生品市场值得关注,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
为什么这样说?与前5年艺术品市场经历的一个轮回有关:中国艺术市场的启动,虽然有中国内地人均收入达到或接近于艺术品市场启动的临界点的背景,但从一开始就像“股市”、“房市”启动时一样,带着鲜明的投机色彩,从艺术家、画廊、拍卖行直到藏家,整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偏向于把艺术品当作可以带来暴利的理财手段,舆论更是在艺术品身价飙升时推波助澜,一时间,艺术品可以让人投机致富的理念跟随着各种艺术品的天价成交纪录而到处传播。相比之下,艺术品因其审美价值而带来的不可或缺的消费价值,却在无形之中被忽略了。其恶果,除了扰乱人心外,也使整个艺术圈的重心都转到了高端收藏品,而忽视了大量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消费型的低端艺术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著名艺术家的名作为基础开发的艺术衍生品应运而生。这些衍生品,由于得到艺术家的授权进行限量复制,或者经过专门设计制成日常用品、玩具、饰品,可以用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价格出售,为价格昂贵的名家巨作搭建了走向普通百姓的桥梁,实现了艺术品从高端收藏品转向低端消费品的突破,有助于消费型艺术品市场的启动与发育,在当前的艺术市场具有特别意义。因此,本期艺术财经推出了有关艺术衍生品开发与营销的专题报道,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艺术衍生品以及相关的消费型艺术品市场的新动向。
消费型艺术品市场虽然会以低廉的价格为特征,但在产品开发与营销上的复杂性,丝毫不会亚于高端的收藏型艺术品市场,甚至需要开发这个市场的商家投入更大的资源。这期专题报道中,无论是声名显赫的日本森美术馆专营艺术衍生品的店铺,还是与上海M50的99创意中心合作开设创意工坊的台湾画廊,都是本着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在探索。不过,鉴于中国经济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的特殊地位,也鉴于上海明年将举办的世博会,相信这样的小心试探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可以预言: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必将在今明两年内启动,并带动消费型的艺术市场相继启动。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