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群”到“社群”,旨在推进社群交流 2009-08-15 09:45:3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从2007年首届ShContemporary以来,展会一直以促进东西方艺术交流为宗旨,支持并培养亚洲新兴市场与全球艺术市场的交融。

  发现当代艺术

  上海研讨会系列

  2009年9月10日-13日

 

  “当代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不纯的文化现象,但这只是针对现代主义当时把自己当成艺术典范这个可怕的记忆而言。”

 

  阿瑟·丹托 《在艺术终结之后》1995年

 

  去年夏天,我想在e-flux做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维基百科,当我们要做一个菜单结构以方便读者阅读档案文件时,我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一开始我们希望按照“派别”来编排,但发现在过去的20年基本上没有任何明显艺术派别的出现,而艺术家也已显然对创造派别本身失去了兴趣。那么按照“媒介”来编排呢?也行不通,当代艺术家更倾向于同时用不同媒介来创作。“地域”呢?这恐怕更适用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做法。到了最后,我们发现没有什么参照物或者标准可以用来编排过去20年所发生的艺术。理清过去二十年的条理,必须建立一个编排结构的想法看来是要暂时被搁浅了,因为我们做不到。

 

  人们在理解一种过去20年才显现的艺术形式时,通常对该形式的固定含义有所保留,因为这种艺术形式被假定还在萌芽时期。当代艺术已广泛进入美术馆收藏、艺术学院以及拍卖行,创造了一个具体的给艺术制作的环境,这个环境被自然而然地接受,但是从没被明确地解释过。当代艺术已不再是发展中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完全成熟的艺术模式(但是它是拒绝被史记化的模式)。也许现在是时候来探索当代艺术的概念,通过一些具体的元素,将其作为一个成熟的文化项目来研究,它就像现代主义一样,具有包容性与排除性的逻辑,把这些界限描述清楚后所形成的历史形态更容易被非艺术界的人群所接受,一个浏览该艺术创作的系统已经形成了(通过美术馆收藏、学术刊物以及院校课程等)。

 

  因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当代艺术的两个层面:一种是完全体制化的,另一种无法描述的。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 - 我们怎样去确认我们已经建立的界限?同时,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使它流出缺口,即我们如何在意识到目前这种方法的不完整性以及它把那么多的迹象归述在一起的综合能力,但又不用非得从中归纳出一个核心的逻辑或者既定的描述的前提下 (如果非要把它做成一个历史事件并排除新的事物,我们情愿什么都不做),利用这些来得出我们自己对于历史上近期活动的归类特点。

 

  最近,我受Hal Foster之邀参加《十月》杂志一个类似话题的问卷调查。主题为“当代艺术”,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今这种不确定性是不是源自于“一个仅仅本地的观念”。这个说法完全可能,而且我觉得关于这个题目的讨论在上海会变得非常迫切, 并且会有很大突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可以将现代主义的历史进行推敲,理解它其他用途和意义的地方。研讨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从奢华游艇到当代艺术,现在的展览中心已经成为举办各种展览会的理想场所,上海展览中心“代表另一种有区别于Danto所批判的自以为纯尚的现代主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