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0年以前发生的作品的差异 2009-08-22 11:18:0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8月初,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白兔中国当代美术馆”隆重开幕。8月22日,美术馆馆长朱迪(Judith Neilson )及艺术家王智远一行来到北京,向当地媒体介绍了该美术馆的馆藏情况。作为朱迪女士11年的朋友和白兔美术馆的收藏顾问,王智远参与了这个收藏的整个过程。以下是王智远先
 
4: 你们选择的作品收藏与2000年以前发生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首先要说到2000年以前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几个重大事件,这些也都被中国艺术史记录了的,例如:“星星画展”、“85新潮”、“89中国当代艺术大展”、“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和“艳俗艺术”。如果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艺术家面对的是“后文革”对“文革”的清算,以及政治诉求的“一个对立面”,随着90年代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进一步加速了市场化进程,2000年以后的变化尤为迅速。在什么都是以金钱交换为条件的新环境下消解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切度,作品产生的原始冲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所产生的作品的关注点与之前发生的有很大不同。艺术家面临的中国环境是更加复杂的“多对立面”:环境污染、拜金主义、市场和艺术、本土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和现代、贫富悬殊、艾滋病、自我意识的提升和困扰等。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逐步参与国际事物,同时电脑也走入平常百姓家庭,这些都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因此艺术家的作品已经不是只关注中国本土的问题,他们的视野扩展到了国际: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石油战争、金融风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磨擦等等。另外,更有意思的是,从创作艺术的方式上也进入了如美国人阿瑟·C. 丹托(Arthur C. Danto) 在1997年出版的书叫《艺术的终结之后》(After the End of Art)上所说的: 艺术上的后历史时期。 如果说自改革开放的1978到2000间,中国艺术家把所有的在西方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一百多年的艺术流派都学习一遍了的话, 在没有新的艺术流派做参照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环境被迫地也走入了“艺术上的后历史时期”。 中国的艺术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艺术家同时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什么都可以是艺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处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绝对标准和坐标的尴尬境域。今天,每个艺术家都遇到了一个很艰难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作品?你自己的动因是什么?因此,自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进人了一个无序的、也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些社会的与艺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在艺术上的反映是白兔收藏的关注点。
 
 
 
 

【相关链接】

 

  悉尼“白兔美术馆”昨晚在京举行媒体见面会


  
白兔美术馆悉尼开幕 专收藏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


  
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开幕现场(组图)


  
王智远:白兔收藏着眼的是此时此刻 展现的是新变化

【编辑:石棱】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