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骨骼的运用常配合单元形的重复使用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就是利用形的反复以及极小间隙的排比并列,让画面产生错觉或残像。视觉残像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也称为视觉后像。在图3中,安努茨克威兹通过黑色到黄色渐变的垂直长方形构成了圆柱状的结构,当形的密度间隔相对小、组织范围相对大时,错视及残像便产生,强度也随之增加,并相应产生了退缩的空间效果。
2.2.原色对比的运用
在安努茨克威兹的作品中充分地表现了色彩关系的微妙和复杂,两三种色彩便能给人们相当丰富的色彩和调子印象,其结果是要比任何用颜料调和起来的色彩更为丰富的。色彩是安努茨克威兹的作品中最吸引人方面,留给人的印象也是最为深刻的,奠定了他的作品基础。他用色非常大胆,经常用原色或补色来构成画面,在图3和图4中,安努茨克威兹将红黄蓝三原色结合构成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说:"色彩的功能是我研究的主要方面,我的画就是色彩的表演"。[4]与赖利、瓦萨雷里等奥普艺术大师不同的是,安努茨克威兹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研究将不同的高纯度色彩应用于同一几何形时产生的视觉变化(赖利、瓦萨雷里的早期作品都是以黑白色系构成的)。
受阿尔伯斯的影响,安努茨克威兹一直认真探索色彩的相互作用关系。他经常运用并列对比的手法加强重复构成的效果。我们知道,当把一种色彩和它的补色以及邻近色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些色彩在色相上的视觉变化。如图5中,在作品单一的红色背景上,由直线、平行线、和斜线交叉成网格构成了画面。乍看上去,红色背景是单一而无变化的,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用肉眼来比较不同区域中色彩的微妙差异。首先,线构成的网格在色彩上是不同的,一部分是蓝绿,一部分是黄绿和橙黄色。这就造成了画面中不同区域的红色在视觉上的微妙变化:在蓝绿线区域中的红色最为纯净和强烈,而在橙黄色线条区域中则显得最混浊,其次,因为构图的复杂,眼睛飞快的在画面上游动,结果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红色似乎连续不停的在色彩上变化,线条也是如此。
当然,在一些作品中的一些效果并不全部产生于对比,有些情况,色彩以空间混合的方式合成新的色彩,如红色和蓝色产生紫色。在安努茨克威兹的作品中,运用小色块时会产生像照片中的印刷网点那样色彩混合的情景,一定条件下,这些混合的色彩可以扩展到周围的区域,并相应的对周围色彩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