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职业画家”的,是一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画家。
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愈来愈多的画家被抛出公职、或者主动放弃进入公职的机会,成为失去单位依托的人。他们完全以个体身份谋生,成为当时很另类的“职业画家”。1990年代初期的圆明园画家村,是典型的“职业画家”聚居地,现在的市场大腕岳敏君,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1990年,岳敏君不顾父母反对,从华北石油教育学院辞去教职,告别尚为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体制,从此摆脱组织的控制,获得了“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画”的独立生存方式。
就市场而言,独立生存的岳敏君无疑是成功的。
经过若干年的游走和沉浮,如今岳敏君拥有的“江湖”地位,完全不是当年漂泊圆明园时敢于想象。截至2009年8月初,岳敏君作品拍卖总成交额达50789万元,其中成交价超过一千万元的12件,最贵的一件1993年作《轰轰》,于2008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以4814万元成交。
岳敏君把他的成功归结为:“别人都还在体制内”。问题是,为什么别人当时不放弃体制,甚至至今仍然甘于忍受体制之内的束缚呢?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理智的画家,都要考虑自身行为的利益得失,多数人不愿意承担“沉没成本”的风险。放弃体制,虽然能够得到生存和工作空间的自由,但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失去固定的经济来源和公职提供的所有利益。20年前,“职业画家”们聚居圆明园的首要原因,其实是为了得到在大学食堂吃饭的便宜。即便在艺术市场发达的今天,以卖画为生仍然艰难。事实上,目前散居在各处的职业艺术家,只有少数可以通过作品生存,像岳敏君那样成功者百不足一。在大多数职业画家眼里,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是别人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