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沉没成本”阻止了许多画家走向市场而完全“职业化”。但“沉没成本”也如硬币,有它的另一面。经济学认为,如果某个产业的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例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等行业,虽然超额回报巨大,但初始投入和退出成本同样高得惊人。高门槛形成的壁垒,往往使许多“准进入者”却步,在堪称“看谁输得起”的比拼中,只有“输得起者”才能胜出。
令人望而生畏的“沉没成本”,恰恰给“职业画家”群体罩上了瑰丽的光环,也让“职业画家”多了不少悲壮色彩。
秦末,郡雄并起、逐鹿中原。公元前207年,楚王项羽引兵渡漳河救巨鹿,下令兵士“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3年后,汉将韩信率兵攻赵,令万人背水列阵,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当今中国职业画家的气魄,与这二者的“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颇为相似。
希望最终,付出了重大沉没成本的“职业画家”们,也同样战果丰厚。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