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华:图像时代的绘画艺术取向 2009-09-03 16:27:01 来源:《美术界》 作者:姜松华 点击:
在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数字信息时代,图像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图像的概念是以其传播的娱乐性、广泛性、直接性与毋须思维转换等特性,日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消费方式,它的核心是商业性即物质性;而绘画通过其视场向人们揭示了社会的、人文的和哲学意义的思考,它本质上是精神的。

 

  一、图像时代的特征


     何为图像时代(picture times)?我们现今生活的社会空间,到处充满各种各样的视觉图像——电影、电视、海报、广告、商品包装、杂志插图、动漫产品、书籍封面等等,一个小小的书报亭的成百种报纸、杂志期刊的陈列堆积已足以使你眼花缭乱了,还有数码影像、网络图像、电脑视频、移动电视、MP4影像播放器等,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我们的观看方式,并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正如海得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图像时代”。虽说人类使用视觉图像进行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是,任何时代都不像今天这样普遍。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可思议地拓展了图像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人们被动而无赖地信服于摄影镜头所呈现的“视觉真实”里,或流连于被机械大量复制的视觉图像里,或惊叹于脱离了视觉体验的视觉虚拟里。运用电脑技术的高科技电影,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虚拟的、新的视觉现实。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使用数码相机从现实中获取着图像,我们制造图像,我们读取图像,我们用图像思维。如果说传统文化接受方式是以文字符号印刷文化为其表征的文本阅读体验为主的话,那么,图像时代的文化接受模式则正在转换成一种追求直接的感官快感的视觉接受文化模式。

 

  二、绘画机能的转换与视觉素养


      “希腊人曾说知识始于惊奇,我们不再惊奇,也许就是知识停止进展的危险”(E.H.贡布里希)。当机械大批生产的视觉图像越来越具有大众化倾向的时候,它对受众的影响力反而会下降。再现性的视觉图像前所未有的泛滥导致了它的价值如此的低廉,以至使人麻木不仁、不再存有好奇心。我们第一次看到彩色喷绘时所产生的的心理惊奇体验今天已不复存在,相反,手工制品在当下社会却显得珍贵起来。所以,仅从这一点来看,绘画也还有存在的理由。但与瞬间而形成的机械图像相比,以往传统画家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再现技巧今天却显得有些愚昧与陈腐,只为炫耀技巧而没有内在深度的绘画已失去了它往日的光辉。同时,人们的眼睛对绘画的形式语言所造成的视觉感染力也越来越挑剔,“新鲜感”和“视觉刺激”在图象泛滥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经调查,人们对经过处理(夸张、变形包括所谓“恶搞”)的图像的注意力比直接使用自然图片的提高百分之八十,违反常理,超出心理期待的图像往往更吸人的注意。这里引用网上一位不知名朋友的文字,或许能表达出部分受众的心理 :“昨天去老广美找东西的时候顺便去广美美术馆看了3个画展。一个是留学回來的中国画家画的,一个是油画,一个是版画。油画的都是画天空、云。只有几幅加进了建筑物之类的元素,很純粹。只能這麽說,但給人的感触不大,在技法、肌理、视觉形式感上都比较平淡。这也許不能怪他,而只能怪我自己很难被他人他物所感动。版画的就不想多說了,无论技法还是题材,都沒有新鲜感,所有的画面都是一团东西在扭來扭去,好像有点运动感,但那个如果画成油画效果一定更好,要不就做成雕塑裝置之类。艺术这东西很悲哀,沦落到今天,人们总是太关注它的新鲜感了,像某些情況下男人关注女人一样。”重复的艺术样式在今天显得那样的毫无意义,就象达利说的:“第一个把女人的脸蛋比作玫瑰花的人无疑是一位诗人,第一个去重复他的人无疑是一位白痴。”艺术即创新、艺术即实验,当代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已忽视了作品的技巧性,而关注与它的内涵与寓意。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陈达文先生认为,“一些不太专业的传媒在讨论艺术的时候只会着重各种艺术媒介的技巧锻炼,而忽视了许多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例如作品内容的升华等。艺术家因应时代步伐的不断变更而不断有新的突破,透过无穷的创意带给欣赏者新的思维,带领观众作前瞻性的探索。”。当代艺术的发展似乎证实了黑格尔的预言:艺术最终会转变为哲学。绘画如果不能提供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就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心理思维饥渴。“艺术的特点就是让你面对它时无法无动于衷。艺术会诱导观众心中生疑,质疑各种定义的内涵。”(伊沙贝尔·德·鲁热)。艺术家的想像力激发公众的想像力,换句话说,只有发挥高度想像力的作品才会引起人们的想像力。同时,受众对非直白性作品的接受能力在图像时代也应有所提升。E.H.贡布里希指出:“最新视觉艺术的魅力和晦涩对其观众的能力和教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研究和理解社会理论、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全球化进程。”。我们注意到,“视觉素养”一词近来也浮出了水面。1966年,约翰·戴伯斯首次使用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这个术语,随后又提出视觉素养的概念,即视觉素养指一个人通过看与此同时产生其他感觉,并将看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起来的一类视觉能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ry)认为,人类对视觉图像的认知,是经过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和轮廓,而并非所有各自独立部分的集合。人们的知觉系统对所看到的东西有着组织的功能,人们最终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并不是人最初出于本能看到的。同样,个体在对画面独立元素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必将受到个体独所有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人生境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个体面对同一幅画面会产生不同的观感。视觉素养就是通过视觉分析技能和视觉创作技能来应用我们的视觉思维能力。

 

  三、图像与绘画:重合与分离


  西方一些学者指出,我们越来越生存于一个人为符号的虚拟世界中,符号也已失去了与实在本来所具有的模仿和再现关系。从绘画史的角度来说,这个趋向也十分明显。如果说古典绘画偏重于对自然对象的描摹刻画的话,那么,当代造型艺术早已越出了对自然物的崇拜,日益转向人为的事物甚至完全不存在的幻想之物的表现。视觉图像的产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与形态:第一,原始的图腾时期,以幻象为基本特征的视觉图像。第二,古典时期的图象,以再现实象为特征的视觉图像。第三,现当代时期,以仿像为特征的的视觉图像。美术史家休斯指出:“我们与祖辈不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世界里。‘自然’已经被拥塞的文化取代了,这里指城市及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不但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人为化”,而且我们的视觉需求也越来越如此。


  自1839年8月19日法国文学社会科学院向世界宣布“摄影术”的诞生起,再现性绘画的地位就受到严重挑战,在今天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资讯发达,新艺术种类层出不穷的时候,传统的架上绘画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似乎使得组成昔日文明的两大艺术门类的绘画与雕塑就要象补铁锅、磨菜刀这些行业一样走向消亡。西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的“绘画死亡”论如今时不时萦绕在我们的头上,还需要绘画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然而,就是在“绘画已经死亡”的干扰声中,无论西方的,还是东方的那些富有创造热情与创造能力的架上艺术家们,仍然成功的将古老的绘画艺术的生命挽救了回来,并且用他们的努力向艺术接受者们证明了“绘画并没有死亡”这一客观事实。近几十年来,架上绘画仍然取得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功,仅就西方而言,弗朗西斯•培根、卢西恩•弗洛依德、格奥尔格•巴塞利兹、马库斯•吕佩尔茨、彭克、约尔格•伊门多夫、安塞尔姆•基弗、格哈德•里希特等已被公认的大师,依然成功的使用了绘画的形式和载体表达出他们的智慧。2005年初,在伦敦萨奇画廊纪念成立20周年的展览开幕式上,英国的传媒业巨头、前卫艺术重要的资助人查尔斯•萨奇对绘画给与了客观的评价:“在艺术领域里,没有任何其它形式比绘画更有魅力!”,同年3月继任德国《艺术》(ART)杂志主编的梯门•索麦尔(Tim Sommer)也在2005年2月号的《艺术》月刊上论述了西方架上艺术的回归。绘画是人类的本能行为,儿童的自发涂鸦和原始人图腾艺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离不开绘画正如人们离不开吃喝一样,只要有人类就会有绘画,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画与怎样画。


  在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数字信息时代,图像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图像的概念是以其传播的娱乐性、广泛性、直接性与毋须思维转换等特性,日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消费方式,它的核心是商业性即物质性;而绘画通过其视场向人们揭示了社会的、人文的和哲学意义的思考,它本质上是精神的。从性质上来说,无论机械制作的电子图像多么优良也不能与绘画相提并论,包括利用多媒体和机械工具完成的绘画。我们都认同艺术相通,特别在当代,一个艺术家具有很多身份和职业是毫不奇怪的,他既在搞绘画也在搞雕塑、既在研究影像也在做装置等等,在图像时代中,图像的利用也为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艺术家们认为,司空见惯的大众文化因素也可利用改造为与众不同的形象,从而使艺术的形式焕然一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架上绘画主流开始偏移,从以往象征式语言表达试图转向日常生活经验的自我表达,艺术家在作品中大量应用各种图像进行创作,甚至直接利用投影仪将影像复制在画布上绘制作品。这一对图像的移植和挪用的手法,从外在形式上导致了图像与绘画的界限的模糊化,绘画因为“图像化”、因其利用了图片、影像、电脑处理等手段,从而在视觉语言的层面上创造了新的形式。


  此外,对三维动画的借鉴,也实现了绘画由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转变。绘画作品的动漫化倾向在80后年青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尤为明显。由单向传递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是当代绘画艺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它既体现为外在行为的互动,也表现在内在的、思维上的互动。艺术当随时代,艺术更应引领时代。绘画的材料与媒介在更新,绘画的观念也在更新,我们充满信心的展望绘画艺术的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E.H.贡布里希

《地点与模式-当代艺术展览的反思与创新》巫鸿 王璜生

《西方当代艺术状态》胡志颖

《当代艺术》伊沙贝尔·德·鲁热


  原文刊载于《美术界》2008年第5期

 

 


【编辑:大崔】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