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德国的比利菲尔德美术馆方力钧的个展下榻酒店
时间:2009年8月31日晚上10点(德国时间)
采访人:杨凯
杨凯:人们都知道汉雅轩赫赫有名,在中国,在香港和亚洲,甚至在全球都知道是很重要的一个当代艺术画廊。在早年,你又在兼做策展人,那么你的身份确认是画廊老板还是策展人?这两块的角色是怎么样的一个转换?
张颂仁:当代艺术这一块,眼光和学术界定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都在一种还是比较新的领域里头打出一块受承认的地域,所以在当代艺术经营里头,尤其是创新的艺术,基本上做的工作都是跟策展人比较接近的。
以我来说,因为在1980年我已早开始做独立策展人,再希望在市场上推出我喜欢的艺术家。我到现在还是做策展人的工作比较多。在西方策展、评论、画廊、美术馆都是分得比较严格的行业。可是在香港,因为整个艺术圈本身是很小的,市场也非常小,专业里头也没有多少活动,所以必须从事很多的角色,才可以把整个美术的生态往前推。
杨凯:现在有人在说“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分工越来越细。那么画廊老板可不可以当策展人?”“策展人可不可以做画廊老板?”关于这个观点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当中。
张颂仁:这个问题主要是牵扯到利益矛盾的事情。在中国来说,我以前对这个还是比较介意的,后来我发现很多中国人说是美术馆的一些私人美术馆,基金会,到最后跟画廊也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其实在专业养不活很多独立的策展人,也养不活很多的独立评论家。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每一个人本身的操守,因为关于利益重叠这个事情,在一个分工还不够细的时代,在这种状态里头,有从迭身份的,只能靠自己的操守,还有别人对你的信誉,来判断你做这个事情,大家应该怎么看。
杨凯:对你自己而言,你觉得你身份的界定,你是一个独立策展人还是一个独立的画廊老板?
张颂仁:我做的策展有一些是给别人策划的,当然是独立策展人;有的是给我的画廊策划的,就是画廊的策展人。当然对我来说,策展工作对我来说是核心的,因为那个比较好玩,也需要参与一些想法,交流一些创意,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是比较接近我的兴趣的。
【编辑:丁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