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刚:美在一线间 2009-09-18 10:49:39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
伟大的艺术创造都具有连结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的精神……刘永刚以文字为资源的这一组石雕以纪念碑式的昂然气度树立在苍茫大地,将极大地补充近现代中国雕塑所缺乏的文化分量与形式力度。使人联想起那些伟大的艺术创造。——水中天

 

 


  记者:您是先以雕塑的形式表现了这样一种造型吗?

 


  刘永刚:其实这种抽象的形式是先体现在草图中,而后再进行雕塑创作。无论是二维的平面作品,还是立体的雕塑作品,在我的创作中,抽象的形式是统一的。在用线书写的时候,我发现这些线条已经立体了。看到这样一条立体的线,我就想把它做出来。然后我又把它运用到平面绘画中来,更加强调线的书写性。然后一直延续,我要把它做到极限。

 


  记者:算起来,已经有十几年了。
 

 

  刘永刚:对。十几年都是在做这样一个题材的作品。全部都是线。

 


  记者:这些作品是在您多年的积累下一种爆发的结果。


  刘永刚:对。我享受到了40多年的画画过程。每一笔的运用、色彩的铺设、构造的创新,整个过程觉得非常愉快。之后我就一边做雕塑,一边做绘画作品。这两种形式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并行发展的。

 


  记者:那么您现在主要就是要延续着这个思路创作下去么?

 


  刘永刚:对。会更纯化它。比如很繁杂的笔画,我会以减法的方式进行削减,最后也许就会剩下几条线。有时我会幻想自己的作品用一条线就能表现得很完美。

 


  记者:这个过程不是在削弱,反而是凝练后更具力量。

 


  刘永刚:对。实际上您在一点点减的时候,反而把要表达的内容更集中、更强化了。能够把中国人文脉的传播、精神、气韵和文化表现出来,这就是我的方向。

 


  记者:现在艺术界符号化现象比较严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永刚:我想您说的“符号化”是指的“脸谱化”吧?“脸谱化”意味着缺乏个性,千篇一律,这当然是不好的。我认为这是艺术家懒惰的一种表现。不去积极创造,积极思考,当然就会一味模仿,这就滞碍了艺术的发展。

 


  记者: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步不前,不要简单重复。

 


  刘永刚:对。如果缺少创造的魄力,就是艺术家的悲剧。所谓大破大立,不破不立,不能缺少这样一种精神,要去超越自己。

 


  记者:而您找到了可以深入发展,又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的创作思路。

 


  刘永刚:这是我的幸运,也感谢先人给我留下的文化底蕴。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