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市场化的进程中,批评被自动视为具有经济杠杆的神奇功能,问题是这种似乎可以衡量艺术品市场价格的功能被放大之后,批评就走上了被商业化捆绑开发的不归之路。这大概是不少批评家最直接最终最后的宿命。这不单关系到晚节不保,而是让批评行业声誉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如今的批评有点像恐怖分子袭击那样让艺术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HIVI。各种关系混搭下的批评真的有些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象,更是十分突出。
批评的失真是全球化的问题,更是中国的特色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按捺不住寂寞的批评家的批评寿命大多数都非常短,很容易“转业”,比如做乡绅,当画廊老板,搞创意产业开发等等无奇不有。
换句话说,如果批评难以不断地释放出新的艺术资源,某种程度上看首先就是批评的问题。总之,艺术批评整体呈现的状态在中国现阶段很雷人。
商业批评的野蛮生长
理想的批评状态应该就像进入风景区九曲十八弯那样,指出每一个弯道出现的景致都不一样,但是近些年批评呈现出的大合唱景象,常让人倒出冷气。不仅景致没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层次简单的统一结论,批评没有过程,显得非常没有味道。但是近些年的批评显然大煞风景,多样化与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被萎缩到有限的符号化系统中,批评成为了付费广告与多功能的包装手段。由于商业批评的野蛮生长,让部分中国语境下生成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成为理所当然的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