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海外回流文物出现在拍卖会上,总会引起藏家的高度关注,不惜重金收入囊中,这其中除了收藏珍品外,还多了一份民族情结。不止是在国内,如今世界各地重要的拍卖场上,中国人的身影总是屡屡出现,他们一掷千金,创造了不知多少拍卖纪录,众多国外藏家对中国藏家都是刮目相看。
不只是中国的文物艺术品,不少收藏者也把眼光盯在了世界各地物品的收藏上。有的人对西方油画情有独钟,有的对瑞士军刀依依不舍,外国钱币、顶级红酒,很多国外藏家的藏品也让国内的收藏家一路追随。
近年来,国际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在我国各地的纷纷举办,更加速了国内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步伐。通过这些国际博览会,外国人认识了中国的收藏,我们也得以开阔视野。尤其是目前的画廊、当代艺术更强调中外之间互通交流。
10年间,我国的收藏经过了从迅速扩张到回归理性、从幼稚到成熟、从浅显到深入、从国内到国际的历程。回看来路,每一个发展变化都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在短短10年内我们就能够完成这样一个全过程,实属不易。
模糊的界限
在这个快餐和视觉的年代,策展与展览在某一层面上,成了无可替代的艺术途径之一。双年展“大家庭”不断地增加新成员。“范跑跑”跑完了成都跑798,俨然成为今天最热门的“行为艺术家”。而同时在798双年展中伴随着“范跑跑”跑来的,还有行为艺术单元要分家,这个被赋予了“社群”意义称为最具“独立精神”的双年展更看起来像个笑话。
装置艺术展、行为艺术展、女性艺术展、80后艺术展,各个类似群体被圈成个小圈子,被冠以一个意味深长并夺人眼球的定语推到大众视野中。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展览中,吸引我们去看展览的是什么?在这个号称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可以作为艺术品,谁都可以做策展人的时代里,艺术要走向何方?是这个社会浮躁了,还是艺术变质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仿佛“潜伏”在身边,重庆街头那个挑行李的“棒棒”突然就在美院办起了画展;“范跑跑”、“钉子户”更化身为行为艺术家出现在主流双年展中。说不定什么时候网络上流传的种种“xx门”就作为先锋录像进入了展览中。笔者一位圈外朋友去798看了几次展览后,经常兴奋地指着街边一些有趣的“破铜烂铁”说,这个可以搬去798,那个可以拿去做展览。
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戏剧化的舞台,现实比小说家的虚构更精彩,比艺术家的夸张更荒诞。除去展览中给艺术加上的所谓哲学的社会学定语,我们还要去展览看艺术做什么?资讯发达的年代看新闻就够了。
在人人都开始做艺术家,把什么都搬到展览上作艺术品后,工艺美术界也不甘寂寞,从业者们对种种大师头衔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要拿到一堆“大师”名号。但在这个消费时代,一切却又显得无可厚非。快餐文化里消费者们没有时间去了解物品的好坏,只好认品牌,买衣服要买品牌,用手机要用品牌,买个牙刷都要买有牌子的。拥有了“大师”头衔,不就是最好的品牌效应吗。可是正如品牌有“山寨”,大师也有“山寨”。
艺术的含义更广泛,手段更多元,但太急于去“做艺术”,对艺术深度了解却少了;工艺更精湛,材料更多元,而潜心对工艺艺术的探索却越来越少。这个年代,不缺“艺术家”,不缺“大师”,整个艺术圈却都为这些名号躁动不安,一股浮躁的消费之风席卷整个艺术界。
界限模糊的不仅仅是艺术与生活,还有各个门类的艺术之间的互相渗透,摄影和绘画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摄影融入了电脑技术手段,国画开始用丙烯尝试,油画用水墨尝试。这个时代,艺术家不仅仅是艺术家,更兼备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闻记者、发明创造技术人员、生意人于一身。也许下个10年,该做点纯粹的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