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这种尴尬的清闲,不少画廊有自己的看法。迈阿密的画廊家KevinBruk评论道:“这样更好了。收藏家终于有时间仔细看作品了,而你也有时间给他们讲解作品。岂不更好!”于是不久,你看到了动人的一幕,画廊老板们、总监们终于耐不住,亲自上阵迎客,大有恨不得挽起袖子的架势。伦敦的Hotel画廊的DarrenFlook说:“次贷危机里会受益的终是经得咀嚼的作品。”纵观五天的博览会,高高在上的艺术界终于下凡同大众一道咀嚼起作品来。而这番努力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正如《艺术新闻报(ArtNewspaper)》所言,忠实的买家还是确保了一个良好的开局。随着进展,不少画廊商逐渐展开了紧锁的眉头。纽约的MatthewHiggs在开幕一小时内就售罄了所有作品,而圈中大鳄Gagosian也在几乎同样的时间内卖出了所有EdRuscha的作品,并随即将展墙换上了RichardPrince的作品。在“艺术巨星”单元的SarahGavlak亦表示自己接连卖掉多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像WolfgangTillmans等大牌艺术家的作品仍旧畅销,全场不下6家代理画廊,3日之后多家已无存货,只能告诉客人下次赶早。
也许对于持泡沫论或者洗牌论的人来说,全场展览无力重演昔日的爆棚景象,缺少实验性的作品。而画廊和博览会的努力却又让人相信艺术市场的寒冬尚未到来。“性和死亡会带我们走出任何困境。”DeitchProjects画廊的总监KathyGrayson打趣地说。她背后的展位里是著名女艺术家VanessaBeecroft裸体雕塑和StephenSprouse画的十字架上的男人。“如果销售滑坡的话,我们明天就换一张AurelSchmidt作品,上面写着:一切都玩完了。”如果不是画廊过于乐观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还远还没有终结。
中国艺术和消失的马可波罗?
虽然MiamiBeach和同门的ArtBasel一样被奉为艺术界的小奥运,但是今年的迈阿密展览中心不是北京鸟巢,所有到场的人都清楚地意识了到这点,尤其是当数月前纽约的苏富比取消了旗下的亚洲部,2008年的多场秋拍上中国艺术同刘姓飞人先生如出一辙在跑道铩羽而归,结果遭到伤害的应该不止是观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