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miBeach上放眼望去,国货寥寥,坊间所谓的热浪延续或者进军巴塞尔的乐观陡然成了一耳笑谈,抑或着,拍卖的热浪早已在沙滩上偃旗息鼓。现在,中国艺术家以一种更趋于合理的人口比例加入到这场角力之中。刚在上海开设分号不久的JamesCohan画廊带来了徐震的显微镜作品。老板Jim很自豪地向询价的观众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明眼人也会留意到徐震的边上是美国著名艺术家、曾创作了《SpiralJetty》的RobertSmithson的特展,是展位里真的重头戏。另一边,今年曾在多个拍卖场上领跑的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的作品立在Acquavella的展位里,同这家专营现当代大师作品的画廊旗下别他艺术家并列一隅。同样地,艾未未、刘小东、刘野、张洹、丁乙、严培明等人的作品也分别陈列在其代理、合作画廊之中,很妥贴、很安稳,又与周遭的作品相安无事,不似原先“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那种扎眼、熙攘。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艺术家”的标签被不少画廊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不论是五分钟的热度还是沃霍尔的“15分钟名声”之后,中国艺术家们亟需完成的是被更合理的嵌入国际画廊的梯队结构中,导入良性循环和健康的画廊系统。
走过JackTilton画廊,见里面挂着一张何森的油画,一部张陪力的录像。“ZhengPeili(画廊资料上亦如此所示)先生是中国录像艺术的代表人,也是广州的一个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的系主任。”热情的画廊负责人看到中国客人不亦乐乎。可是她讲了半天也弄不清楚张老师的出处,情急之下发现连名字也拼写不当,中国客人站在一旁多少有些尴尬──今天,马可波罗们似乎正忙着打道回府,而留给中国艺术家(或者画廊)的仍旧是漫长的道路。这时候,展览厅流窜着上海香阁纳画廊带来的徐震的早期作品《妈妈、爸爸》。两只穿着道具戏服的假猩猩,一公一母,见人就抱。这般游击队式的认亲是不是教你想起了中国当代艺术段子里的一些渊源呢?
外围展
就像威尼斯双年展时,古老的水城瞬时遁形,双年展就是威尼斯,威尼斯就是双年展一般,MiamiBeach期间,迈阿密和博览会便融为一体,全程上下同时冒出来不下22家卫星博览会,借着MiamiBeach这家航母的东风也着实火了一把。难怪这时连光说西班牙语的出租司机都轻车熟路,逢人便是“feria?Si!Si!(去博览会?好好好。)”
前两年一度红火的外围博览会AQUA和NADA此番战绩平平,而Pulse和Scope两家的蛋糕越做越大,场面一个比一个热闹,大小方格子里塞满来自拉美的异域风情、亚洲的艳俗卡通绘画,甚至作品最后如填鸭式展开,一不小心就成了跳蚤市场。靠近Scope的ArtMiami以其平稳、折中的路线从诸多外围博览会里脱颖而出。同样,在ArtMiami里的中国艺术展位显然比Scope里的同乡要世故很多,知道张弛有道,尤伦斯艺术中心奉上的冯梦波的互动作品《长征》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