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资深传媒行业工作者,润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期待在艺术节的平台上寻求关注
少数专业的、较成熟的艺术节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目前情况下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是行业集体坚持发展的一个姿态,也说明当代艺术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毕竟是有所积累的,是有市场需求和关注的。画廊与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反应出低迷的环境下蕴藏着机会,大家期待在艺术节的平台上寻求关注,不被遗忘,进而有所突破。
我们的态度是有选择地积极参加,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博览会。比如我们今年已经参加CIGE和即将参加9月份的上海当代艺术展,我们每年都会把展会作为很重要的工作项目,在年初就作出分析和规划,做好参展的准备。
艺术节不会在根本上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局势,我认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与国家经济实力才是更关键的因素。虽然艺术节的品质参差不齐,但依然可以引起大众对艺术的广泛关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反映了政府对当代艺术开明和支持的态度,对我们是个鼓舞!
陈赟/南京南画廊负责人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需要收藏家
中国当代艺术低谷说明一方面市场面临调整,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收藏家还是脆弱的。各地的艺术节红火表明当代艺术依然活跃,虽然面临自身的问题,但仍在健康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建设需要收藏家这个支柱,我相信二者不会脱节很久的。
今年9月我们的美术馆和画廊都获邀参加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我们愿意参加一些很好的博览会。中国的当代艺术会有自己的走向,就像中国社会一样,艺术节作为一种外部的刺激起不了根本作用。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