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观摩 2009-10-14 18:37:2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吕澎 点击:
争论持续到新世纪也没有任何结论。无论怎样,就中国当代艺术的推进而言,“与国际接轨”或“与世界对话”已经发生,并且在整个90年代对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凡的动力。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展览中看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与西方艺术家共同出现在艺术史研究者的画册和书籍中,这样的局面

杨国辛  《参考消息》  1992年  173×243cm  中国私人藏

 

政治波普和艺术家


  1992年初,以湖北艺术家为主体(主要艺术家有王广义、魏光庆、李邦耀(1954— )、杨国辛(1951— )、任戬、舒群、方少华(1965— )、陈禄寿(1955— )、袁晓舫(1961— )等,构成了中国90年代波普艺术潮流初期的主要力量。作为90年代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展览,“广州双年展”将波普艺术作了全面的推广,在波普风格的作品中,有两件作品分别获得“广州双年展”文献奖和学术奖,两幅获优秀奖,四幅获得提名奖,致使波普艺术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李邦耀  《产品托拉斯》  1992年  油画  182×238cm


  90年代初,艺术家们对“艺术本体”或“纯化语言”的神话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同时,对艺术史的修正主义看法受到来自王广义的风头主义的促进,追求真理的态度则被贡布里希著作的词汇和身边艺术家的成功的“传闻”给破坏了。更为深层的原因是,自从1990年以来,在80年代形成的新启蒙运动的理想主义宣告结束,可是由这种理想主义带动的社会市场化趋势,却又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全面开始,并且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混为一体。在这个时候,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中国学术圈传播,也在湖北前卫艺术圈成为普遍的话题。


  1991年初,《艺术•市场》第1期刊载了王广义的谈话,3月22日,《北京青年报》第6版整版刊出王广义的作品和相关文章。在媒体绝少介绍前卫艺术的年月,王广义的“生效”神话给予了不少前卫艺术家极大的鼓舞。他们在思索着这样一些问题:自1989年以来“前卫艺术”几乎处于非法地位,展览和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已没有机会,在缺乏权力的支持下,现代艺术的逻辑演变究竟还有无可能?新的希望是否可以来自别处?比如来自合法化的市场权力?至此,本质主义开始受到深深的怀疑。理想主义的’85情结开始受到摈弃——艺术家们越来越相信“操作”的必要性。

 

任戬  《集_邮》(1)  1991—1992年  油画  50×50cm×6

 

任戬  《集_邮》(2)  1991—1992年  油画  50×50cm×6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