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岩
时间:2009年10月29日
采访人:丁晓洁
【郑岩,先后就读于山东历史系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主攻汉唐考古与美术史,专著有《安丘著家庄汉画像石墓》(合作)、《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主持翻译文《礼仪中的美术》,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99艺术网:您认为作为一个美术史学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历史观?
郑老师:这个是没有历史观的。
99艺术网:就是在讨论艺术史的时候,需要先具备哪些历史知识的前提?
郑岩:艺术史很早以前在欧洲就已经是被看作是一种人文学科,当然这个在欧洲从十八世纪以后是很长的一个传统,就把美术史看成一个人文学科,也是很体面,很独立的学科。当然在中国,因为这个还算是一个比较具有现代意义的美术史的学科,是比较新的一个东西。所以,在它建立的过程当中,因为各种原因,最重要的是第一个美术史系,就是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放在中央美院,这样有特别好的长处,跟国外相比,所有写美术史人的训练,就是更多地接触这些艺术家,更懂得这个艺术内在的一些逻辑关系,当然这个是他的长处。但是也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相对来说,他的训练就比较单一一些,使得美术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慢慢地走向学科史,有时候文章的读者会设想成艺术家。
我有时候觉得艺术家读不读这些文章也值得怀疑,就是说多少会有一点问题。其实最近这一、二十年中国跟国内外的交流包括不同学科的交流,都逐渐增多,慢慢的大家对美术史的理解,又开始走向一个比较合理的轨道,比较开阔的一个轨道,还是把美术史当成是一个人文学科。这个人文学科,是一种另类的历史,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传统的历史学,是靠文字,是研究文字。录音机发明以后,大家又研究自然的声音,有了口述史。美术史其实是用作品,围绕作品,围绕视觉的材料,来写历史。所以到最后,它的出发点,出发材料一定是视觉的,物质的作品,最后的视角一定是历史学的。当然它的一个核心是有风格的,风格也是发展的过程,但是必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这个风格提出解释,这样就必须具备一个历史家的,几乎所有的潜质都必须得有,不仅这样还有普通的历史学家所不具备的东西,就是你对图像的敏感,这是美术史家必须具备的东西,一个是历史学的基本训练。
比如说你也应该读文献,也离不开《历代名画记》这样的东西,同时也应该有天然的,不是通过训练能够获得的对图像的一种解读能力,这是美术史不太一样的东西。
99艺术网:您觉得现在学艺术史的学生,他们历史知识的基础怎么样?
郑岩:不太一样,总体上来说,因为现在从研究生层面上来说还是欠缺的,特别是我们现在课程的设置,尽管从本科生就开始特别注意加强这个教育,但是总体上有这么一个长久的传统,所以,我们有一些课程的结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很多学生不像在综合性的大学里,有很多课可以听,可以获得知识。现在综合大学里也开始设立这样的一些课程,慢慢地通过一些交流会得到一些改变。
99艺术网:您认为是不是应该把艺术研究放在很大的历史语境当中去解读呢?
郑岩:对,我觉得应该放在一个很大的历史语境里,必须从这个地方出发,我倒不觉得传统美术史就做不下去了,因为风格还是有核心的,问题是你必须对这个风格做一个历史学的解释或是通过这样的一些作品来看历史,再或者是历史地看作品,这样的方向和工作都需要做。当然这里边,我觉得有一点,我们应该有信心,大家都说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图像时代,很多人都说这个,等于是我们在观看、了解当下的东西,越来越通过图像的感知来把握。
反过来说我们了解历史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我觉得它跟传统历史学相比,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很有前途的,从学术上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美术史还有一个东西和传统历史学不一样,不管怎么研究,你面对的是这个作品还在,你是看得见他的,而你研究秦始皇,不管怎么样研究,秦始皇已经不存在了。
99艺术网:跟考古学不太一样。
郑岩:考古学也是要复原过去,基本的理念还是传承历史学的一个理念,当然美术史不一样,既可以通过一件雕塑研究它背后的故事,同时雕塑本身也是你研究的一个课题。所以这样的一个历史,其实又可能变成一个全新的东西,当然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一些发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是美术史的研究,很多概念、操作方式得到一个拓展,有很多的机遇可以再发展这个学科。
99艺术网:谢谢您郑老师!
【编辑:丁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