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伟与张子康在交谈 2009-11-21 12:01:03 来源:张小涛的搜狐博客 点击: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每一个单元的艺术家代表简单地介绍各自所在艺术区拆迁的具体细节,我们想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按照我的经验,艺术家从来是一个不确定的群体,特别是当代艺术群体,因为它在体制内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所以当他们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或者和地区的利益一致的时候,政府可能就给予一定的支持,甚至对他进行一些利诱。如果说当他们的利益或者是生存环境的条件和政府的利益、地方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那么政府就毫不避忌,或者是一方政府,地区的领导,甚至是工厂的一些负责人,就毫不犹豫地会牺牲艺术家、艺术群体的利益。但是我觉得这两者之间也不是完全不可调和。

 

  像798能够存在下去,并且今天被确认为一个文化创意园区,也是由于政府看到当代艺术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实政府在798的问题上,从一开始并没有要拆798或者是要驱赶艺术家,主要是工厂的一些领导,他觉得艺术家在这儿生存,可能跟他们的规划和实际利益相悖,所以在那个时候拼命地封杀艺术区,封杀艺术家。那个时候我们也利用了政府的一些支持,一些利诱,从而反过来制约798的物业方,最终由于社会的力量,艺术家的努力,在政府的支持下,798艺术区才得以存在。所以它跟当年圆明园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

 

  今天798周围地区的艺术区面临着被拆掉,艺术家生存环境面临着被破坏的这种状态,这里最重要的是政府利益。因为政府现在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它最重要的一个想法,就是要尽快、尽量、尽早地占有资源。

 

  现在草场地、索家村、费家村、崔各庄面临的问题里面,主要是政府利益在起作用,而艺术家的存在和政府利益显然在现在是相悖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望京地区,还有其它外地,一些农村地区的资源,政府拆迁有了成功经验以后,就把它推而广之,推到整个索家村、费家村,也就是沿着东边和北边,环北京市市区郊区,它把农民给予一定的利益置换,把土地置换过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往往被忽略的实际上就是艺术家群体,因为这个群体在这个地区生存发展,并不是由于政府特意的规划,也并不是由于当时农村乡政府的一个规划,完全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这个状态,现在因为人比较多,牵扯到几百户、上千户的机构和艺术家,让政府在城市的进程当中,以及政府在占有资源的过程当中,除了要照顾农民的利益,也不能忽略艺术家这个群体的现实存在,给予艺术家群体以适当的条件或者给予一种方案,拿出一种安排的方案,因为这个群体对于北京城市的文化发展,对于整个中国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想,如果能够更大面积、更大范围、更多的艺术家、更多的艺术机构都联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大的社会力量,艺术家的要求,不见得就得不到满足。

 

  朱岩:我应该是最早通过图片的形式记录798的,也在798建立了工作室,现在已经离开了798,去了将府庄园。我印象中在798发展的中期,当时是当代艺术最火的一段时期,世界上很多的画廊包括画家,要到798,当然不是指798厂,就是这个范围,“七星集团”来租地。当时的物业就是一口咬定根本没地,但是眼看着后面751就开发出了大片的时尚区,就是服装时尚产业。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