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计:一块缺馅的“香馍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由纯艺术占主导地位向纯艺术与应用性艺术并存的转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置主要集中于“纯艺术”领域,如美术专业,最被热捧的是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传统学科,而艺术设计等应用性专业处于边缘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优秀的考生首选的必定是纯艺术专业。而近十年来,在艺术教育界“纯”与“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果说美术教育是近年来被大家哄抢的“香馍馍”的话,那么设计专业似乎是这馍馍中的甜心或肉馅。近年来,不少本与艺术无关的学校都在美其名曰“完善学科结构”的举措中,看中了有肉馅的“香馍馍”。在今天的中国已找不出多少没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了,每年大量考生及其家长都对设计专业十分青睐,甚至出现非艺术设计不读,或上了大学后拼命要转设计专业的现象。高等艺术教育这种的转换和现象的出现,无疑与商品经济发展,功利主义肆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人们的观念中,艺术设计是实用美术——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实用就意味着具有功利性、商品性特征,于是,人们接受“设计是亚艺术或准艺术”这样一个观念。在中国再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因为它不“纯”,而被人们冷落,反而它的实用性质,成为被急于期望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热捧的行道。不少难奈清贫和寂寞的美术人心安理得地扔掉了调色盘或刻刀,拼死拼活地挤进设计——“实用美术”的行业。更有一大帮渴求通过这一热门为自己的子女或自己寻找到既体面又挣钱的岗位的人,把设计专业炒成了中国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以至不少美术院校近年来出现了设计专业门庭若市,而属“纯”艺术的绘画、版画等专业门可罗雀的现象。
在这种集体意识的支配下,设计家们以及设计教育,将眼睛紧紧地盯在了商家、客户的身上,似乎委托人的喜好,商家的功利需求就成为了设计人设计的准绳,而自由创造、情感表达、个性张扬理所当然地成为“纯”艺术家们“糊弄”的专利。
“设计”不管在今天的教科书上有多少定义,但是其基本的内涵就是将一种理念、意图、想法物化为一种可视形象的行为。依据这一理解,设计的疆域是无比宽广的,它既涉及生活实用目的的造物或图像创作活动,也包括非实用目的的“超功利”的创作活动。如果要将一般的造物行为和作为艺术行为的造物活动相区别的话,就是作为艺术的造物行为,注重的是精神性的传达,材料媒介以及语言符号只不过是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的外化形式而已。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一切艺术创作实际上都是一种设计行为。事实上,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是没有纯艺术与“准艺术”之分的,将实用性艺术与“纯”艺术——“自由艺术”分割开来,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密化而出现的,特别是有闲阶层和文人更多参与了艺术活动后,不仅将两者的界限划分得更加明了,而且还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以至,设计行为被视为服务于生活实际需求的雕虫小技,而艺术则成为精神贵族的专利。设计本来的含义被人们曲解了搅乱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种事实,艺术发展到当代,已经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起来,纯艺术与准艺术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设计回归了它作为一种将内在精神物化为视觉形式的本质,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已是当代人的自觉行为,至少是当代人的一种内在渴求。艺术也好、设计艺术也好,其本质意义就是将精神理念转换为一种可视的艺术形式。艺术家或设计家的职责就是创作形式以传达文化信息、个性信息,当然也包括产品的功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