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Color Field Artist, Kenneth Noland, Dies at the Age of 85 at His Home in Maine 2010-01-05 13:22:06 来源:《画廊》 崔凯旋 黄文亚 点击:
从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住进了圆明园,也就开始了迁徙的历史。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们曾被粗暴地驱逐,2005年,当同类事件在索家村艺术家工作室重演时,我们似乎看不到历史的一点进步……

  本文所介绍的北京朝阳区的三个艺术区酒厂、环铁、草场地,是经过多方面的考察预计相对稳定不会被拆迁的几个艺术区。但这几个地方也并非完美无缺的居所,很多艺术家们迫于无奈选择了这里,却也要忍受其他的苛刻条件和尴尬的境况。能想象得到艺术家们除了创作还要跟物业管理部门、开发商们、地方势力等斗智斗勇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吗?如果把这些时间都用在创作上,他们会为社会创造多少精神财富呢?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将来支柱产业的重要一支,我们不但要关注艺术家的作品,更要关注艺术家们的生存状态,这棵具有如此潜力的幼苗,我们不但不应该扼杀它,还应该呵护它,给它创造更多的阳光、雨露,让它茁壮的成长,它势必会用自己的繁华和茂盛来数倍的回馈社会。

 

  北京酒厂艺术园

 

  北京酒厂艺术园区曾经常被媒体拿来与798相比较,但是正如该园区的创建者朱超英董事长所说的,其实二者没有太多可比性。798是雄浑大气,而酒厂艺术园区则是娇小灵秀。

 

  确实如此,占地约70余亩的酒厂艺术园区安静的坐落在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内,秋季,长满金黄色果实的柿子树为园区增添了别样的光彩。由于其紧邻中央美术学院,处在望京自由艺术家、艺术机构集散中心,再加上其老厂房的宽敞空间,使它具有着成为艺术园区的独特优势。

 

  园区是由北京英诚科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分三期开发而成的,经过4年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可用于艺术家、艺术机构使用的各种空间近3万平米。截至2009年9月,园区入驻的机构有60多家,艺术家曾先后入住有近100人次,驻园机构大概比例为:国内外知名画廊、美术院校和其它艺术公司占1/3;新引进的中文设计公司占1/3。酒厂国际艺术园是2005年3月对朝阳酿酒厂进行重新规划后建立起来的。如果说798是最初由于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入驻自然形成的艺术区的话,那么酒厂艺术园则是北京最早由公司进行系统规划开发的艺术园区。

 

  一个已经倒闭多年的酒厂是因什么契机决定变身为一个艺术园区的呢?这似乎跟798一样,也跟中央美术学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经是九立方画廊艺术总监的王立新先生告诉笔者,因他跟中央美院的老师来往比较密切,当初得知索家村拆迁,美院也有很多老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室,而正巧他的老乡朱超英盘下酒厂这块地似乎准备将它变成为一个美食村,但有着多年旧房项目改造经验的王立新先生发现,这里更适合做艺术家工作室。于是邀请美院的老师们来此考察,当时来此处的邹跃进和秦璞老师一致惊喜地确定这里天生的具备着一个艺术区的条件。于是,2005年5月正式动工,开始了艺术园区的三期改造规划。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