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009年度今日美术馆展览一 2010-01-05 13:22:06 来源:《画廊》 崔凯旋 黄文亚 点击:
从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住进了圆明园,也就开始了迁徙的历史。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们曾被粗暴地驱逐,2005年,当同类事件在索家村艺术家工作室重演时,我们似乎看不到历史的一点进步……

  “打造当代艺术的学术后院”是环铁国际对自己的学术定位。环铁时代美术馆和环铁画廊的建立也跟这个定位密切相关。美术馆会不定期地举办展览和讲座。画廊有自己代理、推广的艺术家。并且还有国际艺术家免费居留计划,使艺术园区增加了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据了解,环铁艺术区有100多位艺术家,因为工作室是不断对外出租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艺术家的构成比较杂,主要有各大艺术院校的老师,如王华祥、周吉荣、吕胜中、刘庆和、陈淑霞、马刚、戴士和、孙建平、徐唯辛、王小松等;也有从附近即将拆迁的东营艺术区刚搬来的艺术家,如有一批湖南籍的艺术家:李路明、黄勇、贺大田、蔡东等在环铁艺术区,韩国的艺术家也有十多位,如具天书、金南五、崔宪基、崔敬善、朴成泰等,还有一批水墨画家,如王非、李建国、张羽、王川、李纲、魏青吉等,福建籍的艺术家吕山川、陈志光等和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创作实力的艺术家如乌日根、段成金、郑学武、张师图、老六、岂梦光、徐晓燕等艺术家也在环铁,在环铁一线还有十几个年轻艺术家,如蔡卿、刘柏池、王轶琼等。环铁艺术艺术区一般100平米以上的工作室租金每年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非一般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所能承受得了的。二期工程里也有新建的50多平米的小工作室,适合年轻艺术家租用,每月2400元,已接近望京地区的商品房租房价格。

 

  面对经济危机,环铁国际则采取了最为实惠的对策,那就是——降低房租。2006年艺术园区刚刚建立时,首批艺术家,大概有70多人,当时艺术市场很好,艺术家们的经济状况也不错。第一批入驻艺术家的房租是每平米不到1元钱,一年左右就升到了1.3元至1.5元,因为当时市场好也能接受这个价格。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很多艺术家的经济状况也出现了危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市场虽然重要,但是长远考虑,能够把艺术家留下来则更加重要,一个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区也就不能称其为艺术区了,所以,环铁国际及时调整了房租,价格又回到了1元左右,希望艺术家们能在这里稳定下来,安心创作。当然由于环铁成了不会被拆的安全岛,势必它将会火热起来,水涨船高在所难免,房租迟早还会上升,但是崔总表示了,是会有所提升,但绝不会升得很高。

 

  环铁艺术区除了有我们上述讲的环铁国际艺术城外,还包括环铁一线、五环一号、环铁会馆等也都是环境很不错的地方,在环铁艺术区生活的艺术家大多都对这里的环境评价很高。

 

  草场地艺术区

 

  要介绍草场地艺术区,真不知从何说起。它不像酒厂艺术园、环铁国际艺术城是公司、企业有规划的建立而成的,但它又不像798那样是一片大工厂开发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区,它确实是自发形成的。

 

  很多人认为草场地能成今天的气候,是因为798的辐射,但这只能是一部分原因,却不是全部原因。早在1999年艾未未就把自己的工作室建在了草场地,2000年艾未未与戴汉志(Hans van Dijk, 1946—2002)、傅郎克(Frank Uytterhaegen)于1999年共同创立的艺术文件仓库也迁址到了草场地,建筑由艾未未设计,石砖的浅灰色成为了艾未未以后设计艺术类建筑的主要标志性颜色。而文化人、艺术家开始搬入798工厂也是在2000年前后,所以草场地艺术区的历史几乎跟798一样早。798是因为名声在外,具有了国际影响力,它才真正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虽然保住了艺术区,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艺术,此时,艺术不是被权力驱逐,而是被金钱驱逐。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