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史的微观叙事
——《1992:艺术转型》的前言
吕澎(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内容提要:从80年代末期到1993年之间,是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向当代艺术转型的时期,而1992年是这个转型的一个标志性的时间接点: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有力推动导致人们对的政治态度和文化立场的改变。事实上,1992年是一个承接1989年的现代主义余蓄,而当代艺术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导致的全球化得到发展的象征性时间接点,之前出现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很快成为新的艺术潮流。然而,如果我们考察1992年的上下文,将会发现许多让人感伤和无奈的事件,以及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浪漫主义的失落与理想主义的失败,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全球化语境中获得的成功也暴露出难以回避的问题。可是,历史往往是在复杂的矛盾中发展的,当代艺术的历史也不例外。
关键词:
1992 灵魂 意识形态 市场
修史与批评九问
彭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史撰写与当代艺术批评,共计九题:1.面对当代要有什么样的历史之眼?2.历史真相能还原吗?3.当代修史的障碍何在?4.口述历史可信吗?5.当代艺术重在修史还是修志?6.当代需要职业批评家吗?7.批评应当告别鲁迅吗?8.艺术批评应当回避哪些空泛的用语?9.图文互动是最佳批评模式吗?本文认为这是当代艺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扼要地作出了回答。
关键词:
历史之眼 还原历史 口述历史 修史 修志 职业批评家 告别鲁迅 西式宏大叙事方式 图文互动
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一级美术师)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实际,分析了来自西方和中国的历史学传统对它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者的基本学术训练是西方式的,然而,中国传统历史观念对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潜在影响却较少为人们提及,它们表现在,将历史的价值终极化;将历史的书写作为建立秩序,获得正统地位的手段;将历史的书写道德化,为其塑造了“直书”、“实写”的光环等方面。
关键词:
历史学 传统 当代艺术史
当代艺术史是矛盾中的写作
——主体、原则与意义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工作人员)
内容提要:
当代艺术历史的写作是充满争议的写作,尽管如此,对它进行书写是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但如何写作,则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本文对当代艺术史写作涉及的三个问题略作陈述,即分期问题、写作对象和写作原则。这三个维度的展开将决定具体的当代艺术史写作。
关键词:
分期、对象、原则、意义、中国当代艺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