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公开征集作品有什么要求呢?
欧宁:我不喜欢一个展览设定一个主题,然后要求参展人根据这个主题去创作,我不喜欢命题作文的模式,所以我没有要求这些参展人根据“城市动员”这个主题创作作品。但是我有几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参加今年双年展的作品必须有趣味性,不要太学术;二是必须有实践性,意思就是说比如你做一个临时建筑或者一个装置,必须有一些搭建的东西,不能把一些图表拿过来展示,挂一些展板就完了,要有一些搭建,希望展览可以看到实体的物理空间,观众可以使用、进入;三是有互动性,今年展览我想让它更有亲和力,让它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普通观众参与,所以我大概要求这三点。我们总共收到200多件提案,最后挑了60多件确定下来。
最大收获:超大型展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记者:在这次双年展中,您刚才讲到一些困难,对您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在什么地方?
欧宁:这么大尺度的一个场地,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展览,最大的收获是我从这里边再次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首先是场地很大,参展人众多,我们还有很多学术会议,学术会议的参会人员很多,这么庞杂的各种事务,包括行政方面、学术方面、宣传方面,各方面的综合调控能力,我觉得对我是一次检验。我自己觉得,我认为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我基本上对整个展览的掌控能力还行吧。
记者:您以后如果操作更大规模的展会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欧宁:是的。
记者:也是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
欧宁:对。在政府用行政手段征集过来的资金之外,我自己也做了一些资金的筹措,这些资金的筹措主要从国际基金会那里筹回来的。为大型展览做一个快速反映的网站一直是我的强项,我强调用网站作为一个平台,一方面对这个展览进行档案记录,同时又对展览过程中每一步的进程进行快速反应,从而把网站变成一个展览的延伸平台。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欧洲、美洲,如果不能亲自过来看展览的话,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站看到全面的信息,我们有录视频、声频、照片,都是很快速的。今天有什么事情发生,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就有资料反映在网上。
记者: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展会真正实现了国际化。
欧宁:没错,我们的网站坚持做中英文两个版本。还有对媒体的组织和推广的工作,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在6月份的时候就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做了推广活动,10月份的时候在伦敦做了一个预展。通过这两个活动,把一些国际媒体吸引过来。同时在使用一些新媒体方面,我们几乎使用了所有的网络工具,包括Twitter、新浪微博、Facebook,Youtube、优酷、豆瓣等,几乎所有SNS的媒体都使用了。每个活动、每个学术会议我们都在豆瓣上发布,我们在那里收集观众,在Facebook上也是,Facebook很国际化,我们一般在Facebook做英文的信息,通过它来收集国际的观众。
打破隔阂,用趣味、互动和实践性构筑沟通桥梁
记者:双年展是一个城市建筑双年展,不过我有一个感觉,建筑师或者艺术家、设计师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比较封闭的圈子,他们和普通民众之间有割裂和隔离的。这次双年展您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打破中间的这些隔离?
欧宁:建筑师是专业人士,所以他们在表述一些东西的时候有专业的语法,这些语法就构成了与大众的壁垒。所以,他们不管做论坛也好,做展览也好,都有他们通行的专业方法和风格。这些都比较艰涩、比较无趣。今年我想通过刚才提出的三个要求来限定的方向,要求参展人做这样的作品,让展览内容本身就很有亲和力。对于那些习惯了用展板,用比较学术的语言,或者用模型、图表,那种习惯性的建筑师作品我一概不收。因为展场一定需要一个很有视觉效果的,很能跟人沟通的作品,所以一些比较学术性的研究项目,我全部不放在展览。如果有一些有意思的研究项目,就把它放在会议上,让他们以演讲的方式呈现。展场只收达到刚才说的三个要求的作品,这样内容本身已经有亲和力了,我再通过调动媒体,特别是本地媒体,因为本地媒体是针对本地观众的,通过本地媒体把我们的理念,一些复杂的理念用媒体的语言向普通观众解读,这也是很重要的。还有我们自己的网络工具,比如说我们有视频报道,视频报道就是通过Youtube或者是优酷,很直接、很直观的给你视觉的东西,比如说这个作品的布展过程,另外还有对建筑师、作者的采访,让作者讲解这些作品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