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写97-1 油画 102x76cm 1997
风格是别人对我的判断
记者:你的个人经历挺有趣的,上海是你成长的地方;北京是你求学的地方;而随后你又在纽约长期居住;现在又回到北京。这三个城市对你有什么影响?你对它们又有怎样的感情?
冯良鸿:三个都是国际大城市,我都喜欢,但是我认为自己是个“乡村人”,虽然我依赖大都市的生活环境,但我总是处在游离旁观的状态中,与大城市没有多少关系。一路过来我像个流浪者,在哪里都很好。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性格,给我不同的感受。有句话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上海对我很亲切,形成了我的基本感觉;纽约让我延续了这种感觉;北京这个城市有很大的包容性,所以我回到了北京。
记者:你在纽约生活十多年,是否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这种文化差异在你看来是尴尬还是融合?
冯良鸿:我不认为尴尬,相反,文化的差异性给我绘画提供更多的空间。艺术创作的灵感原本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
记者:纽约的艺术环境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冯良鸿:简单地说吧,在西方,艺术家是个自由职业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但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确实很不容易。到了纽约后,我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西方的艺术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我如果继续在画布上走下去,那么画什么?怎样用自己的方法表现?是我当时面临的挑战。
记者:也就是说,到了纽约你明确了自己创作的方向,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冯良鸿:久居纽约,肯定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骨子里还是中国的背景在起作用。在吸收西方艺术的同时,寻找绘画新的出路——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虽然了解了许多绘画以外的新艺术媒介,如影像、装置、观念艺术等等,这些不但没有改变我的初衷,反而促使我在画布上进行更多的实验——抽象、涂鸦,极简的因素形成了我在纽约的第一批作品——“画室系列”。之后我在绘画中运用了中国文字符号完成了“文字与涂鸦”的系列。至于“风格”,我想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认为这些是我的个人风格,那是别人的判断。
记者:所以你一直在不断地尝试、创新,因为艺术永远没有极限。
冯良鸿:是的,艺术一直在不断变化。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这么多艺术家在为之“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