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筹备内部工作会议 2010-02-21 10:12:19 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
最近,在沪上举办的《未来总动员——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珍藏展》吸引了很多人去看。这个展览最大的卖点是部分参展艺术家曾经获得“特纳奖”或者提名。

  “特纳奖”获奖艺术家在获奖前几乎都是“穷人”,但获奖后不乏成为巨富。如达明安·赫斯特目前的作品总成交额据说已经超过毕加索。“特纳奖”自身最大的危险在于——它正在变成“主流”。只有保持与大多数人“不合作”的精神,保持其特立独行的艺术观,“特纳奖”才具有“特”的意义。这就可以理解,在成功艺术家几乎都掌控在资本之手下的今天,为什么最新一届的“特纳奖”颁给了一位不让自己作品进入商业渠道的艺术家理查德·赖特,他那千辛万苦画成的作品将在展出后毁掉。

 

  “特纳奖”至今充满争议。或许它造就了艺术辉煌,也造就艺术垃圾。其实对当代艺术来说,探索的意义远大于是否成功,对人类思想自由的权利争取远大于商业价值的意义。“特纳奖”可以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些启发:艺术的探索没有禁区;艺术需要独立的思考;建立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话语平台,而不是盲目跟风,更不是仰人鼻息。

 

  然而,某些媒体似乎还是习惯于用“劳斯莱斯般名贵”“世界最富有的艺术家”来吸引读者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兴奋点不要仅仅停留在这一个层面上。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