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色氨酸》 2010-02-25 10:09:19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作为国徽主要设计者之一和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几乎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重大美术活动——知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张仃漫画

  张仃观点 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过去有人提出“革毛笔的命”,现在有人提出“笔墨等于零”。老实说,我无法同意这样的观点,也不太理解这样的观点。一个画家要证明“笔墨等于零”的办法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不碰笔墨,这样,笔墨于他就等于零。

 

  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笔性,难以强求一律,也不应强求一律。但是,作为中国书画艺术要素甚至是本体的笔墨,肯定有一些经由民族文化心理反复比较、鉴别、筛选并由若干代品德高尚、修养丰厚、悟性极好、天分极高而又练习勤奋的大师反复实践、锤炼,最后沉淀下来的特性。这些特性成为人们对笔墨的艺术要求。画家可以有充分的理由不拿毛笔作画,但他如果拿了毛笔作画,而且是在画中国画,那他就要受到文化的制约。没有一个画家能摆脱文化的制约。

 

  在中西绘画100年的交融中,我们看得出中国画对西洋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不足挂齿,而西洋画对中国画的影响可以说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但是,一幅新的中国画和一幅好的中国画,在我们心底里是有一杆秤的。一幅好的中国画要素很多,但是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由于笔墨这最后一道底线的存在,使我们在西学东渐的狂潮中仍然对中国画没有失去识别能力和评价标准,我们仍然能够在一堆用宣纸画出的作品里挑选出好的中国画,仍然能够在100年的风云人物中认准谁是大师,而谁只是昙花一现。我们积极评价这个100年中西绘画的交融和冲突,因为它把中国画的底线逼出来了,它使我们非常清楚不该在哪些方面无谓的争执,应该在哪些方面固守阵地。笔精墨妙,这是中国画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中国画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守住这条底线,一切都好说。在这条底线上作业,需要悟性,更需要耐性,急不得、躁不得,更恼不得,最后就是看境界,看格,看品。

 

【相关阅读】

著名艺术家张仃因病在京逝世 享年93岁

张仃作品展暨艺术教育研讨会在美院召开

画家张仃:一部活的现当代中国美术史

陈丹青:从心所欲不逾规——读张仃先生风景素描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对张仃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编辑:丝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